電影訊息
幽靈終結者2007--The Hitcher

搭车人/幽靈終結者2007/魔鬼搭车人

5.6 / 37,664人    84分鐘 | Croatia:90分鐘

導演: 戴夫麥爾斯
編劇: 艾瑞克瑞德
演員: 西恩賓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韓兮

2007-05-30 22:09:25

搭車人:恐懼是我們曾忽視的邏輯


驕陽,荒原,雜草,礫石,一條曲折的公路前無盡頭後無來處。
道邊,破車,一隻可愛的兔子試圖穿越這條曲折的馬路,這本來是它們的世界,但換來的卻是命喪車輪之下,身體被碾成了肉醬。
這是影片的開篇,未知,孤寞與血腥,透出一種不安份的恐怖感。一對情侶要駕車穿越這片荒原,於是,恐懼感便隨著他們的經歷襲上了觀眾的心頭。蜻蜒撞在擋風玻璃上,血肉模糊,這同樣預示了這場旅程的恐怖意味。但主人公的反應只是噁心,隨意地用礦泉水洗去。
在美國,絕大多數公路片總是與殺戮分不開的,血腥即便不是發生在行車的過程中,也會在一個落腳的旅館中上演。但每一部公路片所體現的含義卻是不同的。
《末路狂花》是經典的公路片,兩個女人向男人的世界挑戰,於是前進在公路之上,公路象徵著她們幻想中的未來,只可惜這未來終歸被懸崖所阻礙,於是,女人在男人製造的公路上還是沒有譜寫出女權的意境來。
但絕大多數公路片的殺戮都無法上升到這種社會意義帶有「主義」兩個字的層面上,剩下的只有恐懼,也許,公路意味著行程,而行程永遠是未知的,於是,人們將這種未知恐懼化了,被恐懼化的未知便化身成一些變態的殺人魔,遊走在公路之上。
相信看過這部影片的人都會開始信奉一個準則,那就是千萬不要讓陌生人搭車,先陌生,後人,我們怕的便是這種陌生,人也由於陌生而變得疏遠與恐怖。但事實上,這個準則只會讓陌生變得更恐怖。
這部翻拍自1986年經典之作的影片將主人公變成了一對情侶,他們本來可以拒載陌生人,但機緣巧合,逃避之後他們卻不得不帶上這個名叫約翰的人。情節是如此演繹的,但我更願意相信陌生人是尾隨著這對情侶的,於是,恐怕的事件開始發生了。
第一個交手戲的情節發生在情侶的車廂內,當然這也是含有巨大資訊量的一個情節。約翰手上帶著的那個戒指據說可以讓人更加相信他,一個殺人惡魔為什麼會這樣的需要人相信呢?為了殺人嗎?為了讓受害人放鬆警惕嗎?錯了,影片後面,約翰殺人時毫不留情,出手殘忍果斷,這與受害人是否相信他並沒有任何關係,於是,讓人相信他的潛台詞便是人們並不相信他。結合情侶第一次的拒載,一個被社會所遺棄的人的形象便出現了。
兔子慘死在公路上並不是由於它不懂得如何過馬路,而是開車的人無視它的存在,那麼,在荒原中匆匆趕路的人們會注意那些被社會遺棄的人是否存在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這便是真正的未知,由於忽視由於遺棄而未知,於是未知便有了兩種選擇,第一種是將未知繼續下去,自生自滅,第二種是用未知來刺激那些已知的人。變態者往往選擇了後者。
死亡是可怕的,當約翰以格蕾絲要挾吉姆說出「我想要死」這四個字的時候,也許這就是約翰本人的心聲,只有死亡才能夠喚起那些已知人們心中對未知的恐懼,而這種恐懼才會將人們的視線轉移到未知上來。於是,約翰開始用死亡強化這對年青人對未知的認知。
選擇死亡的人首先要面對死亡,於是,一家四口成了犧牲品,吉姆與格蕾絲開始面對死亡,也因此成為了死亡的執行者。雖然這只是一個簡短的嫁禍,但死亡令他們對未知者產生了深刻的印象,這一點是顯而易見的。可惜的是,這對情侶卻始終在逃避著死亡,這無疑是不足以令約翰感到如願的。死亡雖然令情侶確認了約翰存在的意義,但逃避依然沒有解決人們對他的重視。
人類的勇氣有時候是極其懦弱的,在面對死亡的時候,採取的只是一種逃避,同樣的,當人們面對未知,面對他們漠不關心的世界的時候,他們同樣也只會採取逃避。但是,死亡終歸要來臨,未知終歸要體現在已知者的面前,而被忽視的人最終要出現在忽視者的生活中。這就是約翰始終放過這對情侶,始終尾隨著他們展開死亡遊戲的原因所在。
當吉姆的身子被兩輛貨車拉在中間的時候,格蕾絲用槍指著約翰的腦袋。約翰卻說出了他曾讓吉姆說的那四個字「我想要死」。其實這的確是約翰的真實想法,因為他終於得到了別人能夠正視他的機會,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以為格蕾絲能夠真正的面對死亡了,所謂的真正面對死亡,其意義就在於能夠著手於死亡,而不僅僅是逃避,製造死亡遠比無視死亡更加具有參與性。雖然這是一個極端的想法,但對於一個被遺棄的人來說,這卻是非常正常的。可惜的是,格蕾絲終究令約翰失望了,她依舊在逃避,吉姆也因此而慘死。
影片最後,當格蕾絲用槍指著約翰的時候,約翰說其實這並不難吧!
當美國以城市化替代了美洲原有的荒原性以後,所有城市以外的地方都處於一種被冷漠被忽視的狀態,只有一條條公路似乎還與城市相聯,但看起來是那麼地脆弱。由於忽視而產生了一種未知,由於忽視而產生了一種恐懼,於是,影片將這種未知這種恐懼以一種不合邏輯的變態行為擴大化,死亡同樣是未知的,恐懼同樣也是未知的,但卻賦與了一種美國文化中的社會意義,雖然並不強烈,但其實是根植於美國發展的。
這是一種極度的心理暗示,在這種暗示下產生了許多恐怖驚悚片,雖然並沒有真正上升到可以用某種主義來闡釋的地步,但這種現象卻是美國人所獨有的。《搭車人》自然也是這種心理暗示下的作品,人與人的疏離感,一種渴望被認同的弱勢感還是不由自主地流露了出來。
沒有看過1986版的《搭車人》,所以無法對比新舊兩版的好壞,但作為一部B級片,新版的搭車人在節奏動作等方面的把握上算是中規中矩了,至於那些血腥與暴力鏡頭是此類影片最吸引眼球的特點,在此不必累贅了。
最後說明一點,其實許多未知是由於我們的忽視而產生的,恐怖也是如此,這和邏輯沒有關係,因為我們已經喪失了對弱勢邏輯的思索!

韓兮
2007-5-29於通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