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日出時讓悲傷終結--All the Mornings of the World

日出时让悲伤终结/日出前让悲伤终结/世界上所有的早晨

7.6 / 5,698人    115分鐘

導演: 亞倫柯諾
編劇: Pascal Quignard 亞倫柯諾
演員: 尚皮爾馬利耶 傑哈德巴狄厄 安妮柏琦特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土土戎

2007-05-23 23:09:05

日出時讓悲傷終結


 本來,我應該用一種更深情的語調來談論這部片子的。可是坐在我身旁的某豬居然看得睡著
了!——多麼沒品味啊!連帶著我也顯得很沒品味似的!旁邊的女生又在不停地說話,表
示自己對電影的深刻理解——md,誰說在電影院看電影有氣氛的?

可是,上面一篇博文都有15個評論了,再不寫下一篇就不好意思啦

~~~~~~~~~~~~~~~~~~~~~~~~~~~~~~~~~

我越來越理解法國人為什麼喜歡德帕迪約了,這個又老又醜的男人,他那張大臉,特別是
那個堆滿了臉的大鼻子,一看就是長期沉迷於腐朽、糜爛的生活寫照,不管他怎麼裝純情
、扮純樸,最多是個偶爾良心發現的紈絝子弟罷了,終究還是會回到墮落的生活的常態中
去。這就是法國人嚮往的生活:享受!只要享受!

這張大臉在影片開頭滿滿地佔據了整個螢幕,好幾分鐘,從而為整個影片定下了基調:這
個老男人沒幹好事!果然,影片講述了德帕迪約始亂終棄的故事。老音樂家哥倫布沉浸在喪妻之痛
中無法自拔,杜門謝客,一心與音樂為伴,也成就了他不同凡響的音樂成就。年輕人馬蘭慕名而
來,他聰明好學,很快便小有成就,接受了宮廷的職位。哥倫布為此大怒,師徒決裂。可是老師的
大女兒瑪德琳娜卻早已愛上了馬蘭,偷偷教他。哥倫布在琴聲中與亡妻相會,馬蘭則拋棄了瑪德琳
娜,另攀高枝。瑪德琳娜抑鬱而死,馬蘭最終悔悟,回到老師身邊。年老時,再次彈起當年的曲
子,也在音樂中與老師相會了。

這是一部非常法國的片子。為什麼影片簡介都說馬蘭愛上了哥倫布的大女兒?我覺得他只是利用她
學習音樂而已。可是那又怎麼樣呢?這在法國人看來也是可以接受的。音樂和愛情,都是美麗的。
美麗的東西,就沒有正確與錯誤之分。

我不喜歡有停頓的音樂,旋律的中斷會讓我有喘不過氣來的感覺。所以我喜歡箏,一個音彈完了,
會在空中裊裊地飄啊飄啊,永遠不會突然中斷。而古提琴,音色就簡樸多了,即使彈最歡快的
音樂,也含著淡淡的傷感。這個緩慢的片子,卻把這種簡樸的音色拍的華麗而精緻。

對於這個片子來說,講了什麼故事,實在不太重要。故事只是個幌子,影片中不斷追問的「音樂是
為了什麼?」也是個幌子。就連音樂和悲傷,也是幌子。——幌子,都是幌子。其實是導演熬的一
劑迷幻藥。裡面有古提琴。憂傷。無望的愛。永遠回不來。絕望。滿溢的愁緒。黑暗。追悔不及。
深情。無盡的悲傷。……在這樣的藥面前,乖乖地沉醉是最合時宜的。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