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日出時讓悲傷終結--All the Mornings of the World

日出时让悲伤终结/日出前让悲伤终结/世界上所有的早晨

7.6 / 5,698人    115分鐘

導演: 亞倫柯諾
編劇: Pascal Quignard 亞倫柯諾
演員: 尚皮爾馬利耶 傑哈德巴狄厄 安妮柏琦特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SydneyCarton

2007-05-22 06:41:30

愛,已經無法再停留


獨立影展這麼多天了,好歹去看了一場,雖然還是法國電影的展映,但在家門口放片子,自己都不去看一下,實在說不過去啊。上午放的《狂人彼埃羅》和下午的《朱爾與吉姆》我都有碟,而且都是新浪潮的產物,我現在想看的反而是那時候被罵得很兇的優質電影。而且,一向非常非常討厭戈達爾——他是個政客和發明家,但不是導演!今天下午還看到一篇文章說他是反猶主義者。好吧,我是在為自己早上起不來找藉口。

進了大禮堂,發現連個形式上的檢票都沒有,頓時感覺昨天被派去發票簡直就是行為藝術……有化院的兩個小朋友(呵呵,說別人小朋友總會讓我感覺良好)wingring和leader作陪,看前的等待時間也不算沉悶。看的時候,很鬱悶地發現字幕全部都是打在螢幕前側方的一個小柱子上的,左右開工地看片還真是很累,不過總算適應了。開場顯然沒有對好焦,畫面模糊得根本成了印象派。不過,最重要的是,電影本身還是不錯的。

--------------------------我是孤獨的分割線--------------


好,言歸正傳說電影本身,《日出時讓悲傷終結》。聽到這名字給你什麼印象?反正對我來說,是拗口。到寫此文前的10分鐘,哪怕看完了電影,我還是沒有將名字記住。和上午下午兩部典型的新浪潮作品比,這部可以算是回歸優質電影的代表了——十分文學化的故事,感傷的情調,但一樣很好。當新浪潮成了新的傳統和流俗,當新浪潮在創新的口號與對話語權的攫取下成了新的霸權,回歸優質電影,反而成了創新的舉動。而且,用耐心而中規中矩的的手法講好一個故事,比不知所云的把電影變成充滿偏見和無知的政治論文要更接近電影本身,呵呵,你知道我在說誰。

影片的手法和調子都很沉穩。如果說有什麼地方顯得很驚世駭俗一點——雖然這部拿了凱撒獎的電影算是主流片,但法國人即便是主流電影也不忘記小炫些手法,來證明白己的「作者性」——我想應該是開頭那個給德帕迪約那張大肥臉的超長特寫,背景雜亂的琴音,他自己的不安和失望,以及低沉的說話聲,鏡頭長時間在他的面孔上固定著,從影片的肇始,就將人帶進一種相當壓抑的氛圍中——這影片對待觀眾的性格就跟後面所提到的那位哥倫布琴師一樣,陰沉而壓抑著你,但也會偶爾沒來由地快樂那麼一點,但亮色常常只是陷入更深的感傷中的鋪墊,到最後,你才發現正如哥倫布自己說的,這壓抑之下卻是難以表達但確實可以讓你體會到的通過音樂寄予所愛和此生的一種激情。

單純看這個故事,其實平常得很,一位陰沉的音樂家,和一個始亂終棄的故事——如果非要簡單概括的話,就是這樣。但平常不等於平庸,你如果去讀契訶夫那篇憂傷的《帶閣樓的房子》,也會覺得故事很簡單,但成功的作品就在於能把平常的故事變得陌生。如果按習慣的方式來拍,會拍成什麼樣子?也許可能成了又一部《海上鋼琴師》,看起來花哨得很,但華麗的敘事篩掉了,也就沒幾根稻草了。再看這一部,用大段大段維奧爾琴音貫穿著影片,這本身就是一種拒絕,一種以初聽起來嘶啞單調的聲音,來拒絕著對花哨繁複的熱捧——馬蘭·馬赫第一次拉的曲子所以被哥倫布否定,也是因為這個緣故,那曲子太跳太花了,若是只能做成那樣,又何必要加上那低沉的第七根弦?

「影片表達了一種乾淨的追求,看起來是針對音樂的,但實際上正因為他的不擅表達,音樂才成為一種手段,一種象徵,他只有通過它才能傳達自己的感情,表達自己的愛,而通過它,才可以超越生死的界限,它傳達的,還是一種愛。」看完電影后,leader問我這電影告訴我什麼,我硬著頭皮告訴他這些。其實,我也說不出來,不好說看「懂」沒看「懂」,我想我能體會音樂中的感受,但正如基耶斯洛夫斯基所說的,如果我能夠用語言將這影片中的意思完全表達出來,還要拍這電影做什麼呢?

當馬蘭·馬赫終於在琴聲里見到老師的時候,想說的話已經很明確了,他終於感受到了,他終於悟到了,所以,他在音樂中也超越了生死,只是,愛,已經無法再停留了。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