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極光

2007-05-02 01:13:22

【轉貼】有關《潘神的迷宮》劇情,怪物,創作靈感,隱喻的一些解析


.上校Vidal被Mercedes割嘴的場景,來源於一個稱為chelsea smile(切爾西的微笑)的傳統,過去的英國人在對待叛國者的時候,會用刀子將敵人的嘴劃成兩邊各分開一半的微笑狀,以此表示懲罰。
    2. 女主人公Ofelia(奧菲利亞)的名字,構思來源於莎士比亞的名劇《哈姆雷特》中的同名人物,以此來暗示人物的悲劇性命運。
    3. Ofelia和上校第一次見面時,因為右手拿著書只能用左手和上校握手,上校嚴厲的批評了一句:It's the other hand, Ofelia。這個場面和狄更斯的小說《大衛科波菲爾》第二章主人公初見其繼父時的場面如出一轍。
    4.《潘神的迷宮》的創作理念深受兩位童話巨匠的影響,一位是大家所熟知的Hans Christian 安德生 安徒生(Ofelia生前受戰亂折磨,死後卻到了理想的天堂,是對《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惟妙模仿) 另一位則是王爾德(提倡為藝術而藝術,他的童話都是對"心的破裂和死亡"的詮釋)
    5. 對本電影光怪陸離想像力有指導作用的還有兩本書,和,前者創作於維多利亞時代,對世界各國童話的起源和創作理念有著極為詳細的詮釋.
    6. 導演吉爾摩·德爾托羅似乎非常喜歡錶現孩童的死亡,同本電影一樣的mimic中也有孩童被殺的場面
    7. 蟾蜍棲息的古樹,仔細看的話,造型其實和潘神的頭一模一樣(包括那個暈輪)
    8. pale man和潘神faun其實是同一個人(扮演者也是同一個人),pale man可以說是潘神對奧菲利亞的一個考驗,仔細觀察的話,被那個怪物吃掉的兩個精靈(紅色和藍色的)到影片的最後又活了過來~~~
    9. pale man的鮮血盛宴的大廳其實在影射上校Vidal的暴斂,仔細看兩人的盛宴場面在畫面構圖上是一樣的
    10. pale man的大廳中的壁畫, 創作靈感來源於西班牙畫家哥雅(Goya)的黑暗作品(潘神吞噬孩童),具有反戰意味.值得說明的是,關於潘神有不同的說法,pan這個詞在英語裡比較常用,但這個pan指的是較邪惡的潘神,而歐洲人一般用faun這個詞,指那種比較善良的潘神.
    11.根據近來文學批評和影視評論中比較流行的原型(archetypes)學說(非榮格的原型),本片也有這樣幾個原型:奧菲利亞--貞節,處女 奧菲利亞之母--母親 莫西迪斯--母親,智慧女人

    說說上校:
    其實上校vidal在電影裡是個比主人公更富有悲劇色彩的人物,他處在佛朗哥獨裁統治時代下的西班牙,有著軍官上校的高貴身份.他這種人,或許生來就是為戰爭服務的,父親唯一留下來的遺物是一塊懷錶,為的是讓後代記住自己父親戰死沙場的時間...從小就接受這種思想貫注的vidal,希望改變卻無力改變這種狀況.他說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生在一個光明純潔的西班牙,他曾當眾掩飾懷錶的事實,都說明這個上校潛意識裡的自我憎恨,他是時代的犧牲品,在教義和獨裁的教唆下殺人,想要反抗,可卻無力對抗命運.克爾凱郭爾曾說:"暴君死了,他統治也就結束;烈士死了,他的統治剛開始" 比較一下上校和奧菲利亞的死: 一個雖然死了,但靈魂得到了救贖,得以永恆.另一個死前只得到一句"你孩子連你的名字都不會知道"就一命嗚呼了,一無所有,荒謬的結束了殘暴的一生.相比之下,更可悲的是上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