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日出時讓悲傷終結--All the Mornings of the World

日出时让悲伤终结/日出前让悲伤终结/世界上所有的早晨

7.6 / 5,698人    115分鐘

導演: 亞倫柯諾
編劇: Pascal Quignard 亞倫柯諾
演員: 尚皮爾馬利耶 傑哈德巴狄厄 安妮柏琦特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小樓

2007-04-19 17:12:10

背景資料


搜索一:

【Tous Les Matins du Monde-O.S.T】
(《日出時讓悲傷終結》或譯《世界上每一個早晨》)

Director: Alain Corneau
Scenario & Dialog: Pascal Quignard
Images: Yves Angelo
Music: Sainte-Colombe, Marin Marais, Lully, Couperin, contucted and played by Jordi Savall
Prod.: Jean-Louis Livi

Cast: Jean-Pierre Marielle (M. de Sainte-Colombe), Gérard Depardieu (Marin Marais), Anne Brochet (Madeleine), Guillaume Depardieu (Marais jeune), Caroline Sihol (Mme de Sainte-Colombe), Michel Bouquet (Baugin)

一部敘述17世紀法國低音古大提琴大師柯龍貝以及其弟子馬來斯之間習藝的故事。
看過的人除了對於柯龍貝的深情與馬來斯的忘恩負義印象深刻之外,相信一定不能忘懷那深情低吟的古大提琴之音。
影片裡收錄柯龍貝與馬來斯當時為低音古大提琴所寫的奏曲外,還包括了著名法國作曲家盧利、庫普蘭所寫的樂曲。
擔任獨奏的 Jordi Favall 是低音大提琴的權威,他的演奏莊嚴雅正,充分掌握樂曲氛圍。錄音由名錄音師 Pierre Verany操刀,樂器質感與空間感一流。
在法國電影凱撒獎中獲得包括「最佳音樂」與「最佳音效」在內的兩項大獎。

原著 巴斯卡.季聶Pascal Quignard
一九九一年創作的《世界的每一個早晨》(Tous les Matins du Monde)。

搜索二:

故事提到的人物

呂利。義大利裔法國作曲家。1632年出生於佛羅倫斯一個富足的磨房主家庭。10歲時進入法國宮廷,從此開始藝術生涯。呂里有著多方面的才能,他擔任過芭蕾演員、小提琴手,後成為樂隊指揮,並為王室創作芭蕾舞曲。1652年奉命為宮廷狂歡節編排《今夜芭蕾》,整個演出聲勢浩大,壯麗輝煌,並請路易十四登台出演太陽神。因此成為路易十四的寵臣,被任命為「宮廷御用舞蹈家和音樂家」,從此主宰了法國宮庭的音樂。1664-1671年間,他與戲劇家莫里哀合作,創作了十餘部舞劇及音樂喜劇,對法國歌劇的形成起了奠基作用。1672年出任皇家舞蹈學院院長,培養了許多舞蹈入才。
  呂里是法國巴洛克音樂的代表性人物。他創立了法國民族歌劇學派,其風格注重舞蹈,場面華麗,唱腔充分展現了法語的優雅韻律,創造了法國式序曲慢-快-慢的形式。在舞蹈上將義大利即興喜劇的成份揉進了法國芭蕾舞劇之中,形成了「幕間芭蕾」的芭蕾新形式。其代表性的歌劇有《阿爾采斯特》(Alceste)、《黛賽》、《阿爾米達》(Armide)、《伊西斯》、《阿馬第斯》等;舞劇有:《貴人迷》(La Bourgeois Gentilhomme)、《逼婚記》(均與莫里哀合作)等。此外還有不少嬉遊曲、歌曲、教堂音樂與其他體裁的音樂作品。

Marin Marais
馬林·馬雷(1656-1728)
法國作曲家,古大提琴演奏家。1656年5月31日出生於巴黎。一生生活在巴黎,大部份涯是為路易十四服務。少年時代,在聖熱爾梅娜-歐澤華(St.Germaine-l'Auxerrois)教堂充當歌童,變聲之後,隨神秘的藝人、維奧爾琴大師科倫布(Monsieur Sainte Columbe)學習了六個月的維奧爾琴(viol)。1676年回到凡爾賽宮,為皇家服務,被任命為皇家維奧爾琴樂師(Ordinaire de la chambre du Roi pour la viole)。此後他又隨凡爾賽宮的呂里學習作曲,並在這一時期創作了四部歌劇。他在凡爾賽宮一直服務到1725年退休。他的職位由兒子樊尚(Vincent)繼承,他有19個孩子,其中許多都以音樂知名。
  馬雷於1728年8月15日逝世於巴黎。
  馬雷是一位多產作曲家,創作了大量的維奧爾琴作品,而重要的作品大都收集在1686-1725年之間出版的五部作品集中。其中包括了 550 首作品,創意新奇,變化多樣,充滿了藝術趣味。
  他與老師科倫布的故事,被拍攝成電影,名為《塵世裡的每一個清晨》(Tous Les 馬丁s du Monde)。

作品:
Alcyone, 歌劇《亞克安娜》
 STIL 1405 SAN 81 塞謝/舞廳與笑聲歌舞團(選,小步舞曲,Menuet)
Le Badinage, 諧謔曲
 Astrée E 8833 蒙泰耶
Suite en mi mineur, E小調組曲
 Astrée E 8833 菲茨威廉樂團(選,迴旋曲)

而關鍵人物Monsieur Sainte Columbe的資料卻少的可憐。

Musicologists know very little about Monsieur de Sainte Colombe (he is called "monsieur" because his christian name is not known) and it is indeed difficult to find to find any details about him.This is certainly due to his modesty which distanced him from honours and to his totally intimate conception of the musical art.

One of the most renowned viol players of his time,he wrote a number of works for bass viol which have contributed to its revival in modern times.We know in bits and pieces some information about him,and in particular that he added a seventh string to the instrumen,giving it greater fullness of sound and greater potential for contrast.

It was an anecdote reported by Titon duTillet presenting one aspect of thr master-pupil relationship linking Sainte Colombe and Marin Marais which served as a starting point for the scenario of Pascal Quignard.

We know that he was jealous of his art,but some commentaries taken from other writings also specify that he was a great amateur of the music of his time and on occasions arranged concerts in his own salons.

FM:
http://www.musicolog.com/colombe.asp

搜索三:

維奧爾琴(義大利文:Viola da gamba、法文:viole、英文:viol)早在十六世紀初的時候最終定型,並在義大利、西班牙的宮廷、民間的廣範圍內流傳開來。到十八世紀中葉為止,在整個歐洲是一種相當常見的低音絃樂器。這種樂器一般是六根弦,分別是D、G、c、e、a、d1弦。基本上是四度的調弦,當然第三、四弦之間為三度也是特徵之一。大約到了十七世紀,這種樂器開始在法國流行起來。而在此之前維奧爾琴也只是作為通奏低音樂器之一而存在的。維奧爾琴在法國宮廷、民間流行起來後,除了樂器本身發生了相當大的變化。除了形體上的變化,由於法國人演奏家的努力,原來的六弦維奧爾琴產生出具有更大音域和更豐富音質的七弦維奧爾琴。這第七根弦也就是最低音弦1A。雖然沒有台完整的依據,但是學者們還是認為法國著名維奧爾琴演奏家、作曲家科倫布(Sainte Colombe)、馬林·瑪瑞斯(Marin Marais)、弗克萊爾(Antoine Forqueray)等對維奧爾琴的這種發展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同時也是由於這幾位著名的法國維奧爾琴音樂作曲家的卓絕努力,維奧爾琴也逐漸的成了非常受歡迎的旋律(獨奏)樂器。略晚一些的時候在英倫島,無論是宮廷還是民間維奧爾琴也在獨奏作品中佔據了相當耀眼的位置。巧得很,整個維奧爾琴活躍的時代大約就是被稱為古典音樂的整個巴洛克時代了。至於維奧爾琴為何在舞台上突然消失了,原因也不少,學術界也有不同的爭論。不過維奧爾琴本身的音質、空間音響性與古典音樂的社會性之間的關係(應該是音樂社會學範疇的事項了)也是不得忽視的原因之一。……例如音樂演奏的空間漸漸的巨大化,原來只是在宮廷、貴族堂館小空間演奏的樂器,到了市民文化所需的大型音樂廳的情況下顯然在音量上變得不適應了。這樣的樂器有許多了,其中就包括了維奧爾琴。……音樂走向社會成為普通市民能夠欣賞的狀態下,其音樂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一些樂器也就逐漸的退出了舞台銷聲匿跡了……

  大提琴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6世紀末,是一種叫作「低音維奧爾琴」或「膝間維奧爾琴」的 15世紀的樂器演變而來。維奧爾琴的體積不像大提琴那麼大,弧形也不那麼明顯,但演奏時可以夾在兩膝之間,像大提琴那樣用弓拉奏。
  大提琴最初在義大利語中被拼作Violoncello,後來逐漸簡寫為Cello。 大提琴以其熱烈而豐富的音色著稱,是交響樂隊中最常見的樂器之一。適合扮演各種角色: 有時加入低音陣營,在低聲部發出沉重的嘆息;有時則以中間兩根弦起到節奏中堅的作用。

維奧爾琴 viol (掃自《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

弓絃樂器,主要用於16-18世紀室內樂。其調音為兩個四度,一個大三度,兩個四度。琴頸有腸衣制的底弦,分別定弦為d,G(或A)和D。後來在這些型號以外又另外增加了維奧隆內琴,定弦常比低音維奧爾琴低八度,維奧爾琴的特點是琴肩傾削;側板寬、琴背薄而平;演奏時豎著拉琴,把琴的底部放在膝上或夾在兩腿間,所以又稱做膝持維奧爾琴。琴馬略彎以增加寬度使弓能夠分別接觸每根弦。17世紀,器樂創作風格強調高音區表現像人聲的音響。由於小提琴的興起,中音和高音維奧爾琴趨於衰頹。到17世紀末葉,這—正常型號的低音維奧爾琴用在巴羅克時期的器樂曲中。進入18世紀,低音維奧爾琴獨奏繼續在德國和法國流行,尤其是法國,它甚至加用了第七根低音弦,定弦為A』。當作曲家在比較新的古典風格中創作完整的上聲部和聲時,維奧爾琴完全被廢棄不用。20世紀,為了演奏文藝復興時期和巴羅克時期的音樂,維奧爾琴又成功地復甦了。

關於路易十四時代的巴洛克音樂,還可以參考《跳舞的國王》(The king is dancing)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