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fivestone

2007-04-06 10:06:51

依然Sofia,依然迷失


blog: http://fivestone.yculblog.com/post.2606451.html

不知批評Marie Antoinette的人群中,有幾個是喜歡(至少看過)Lost in Translation的,畢竟前者是商業大片,吸引著更多眼球。4000萬投資,洛可可的華麗----很多mm確實是衝著這些,把它當作Prada女王一樣的時裝片看的,且看的很high;而那些期望看到氣勢恢宏的大革命歷史,或者茨威格式宮廷艷后風采的人,儘管片頭的音樂已令人有所準備,但如此避重就輕的處理,還是讓他們昏厥。膚淺、空洞。

馬車飛過。如初入法國的Marie,不知道電影會給我們帶來什麼。新奇的宮廷禮儀,白描之外,偶爾搖曳的鏡頭,讓人覺得有幾分熟悉。直至步入臥室,女孩四處張望的時候,才一下子會心起來:依然是那個Sofia,所謂的恢弘時代,華麗佈景,不過是個殼子,還是那個她,從東京街頭,到凡爾賽,顧自倘徉。

極端讚賞Sofia的靈氣,能用鏡頭表現出,繁華之中,不經意間的孤獨。宮廳窗畔,舞會一角,一閃而過的脫離。我可以不屬於這個世界,我可以找喜歡的生活。她喜歡農舍中的時光,愜意地和自然,乃至和人真正親近;卻知道自己不完全適合這裡,哪怕離開後迎來的又只是空虛。

類似的心情下我往往無言,於是更景仰能表現出來的她。向很多人推薦過Lost in Translation,本世紀我最喜歡的電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喜歡的,枯燥的,久了大概能摸到規律,乃至似乎成了試金石:要也能體驗這種氛圍的人,才能一起共鳴。

說的太個人化了....其實片子未必要精緻到處處完美,有時僅僅是一個新奇的角度,做的好了,也足以讓人欣賞。就好像《潘神的迷宮》,誰能想到二戰片除了《拯救大兵瑞恩》,甚至除了《美麗人生》外,還能夠這樣子講故事?以時代做輕紗,心情在其間跳舞,這樣的"歷史劇"已然是一次成功的嘗試。其實《潘》和《瑪》都是小女孩在現實中的夢幻,一個掛掉了,一個有實力長時間迷離。

馮小剛曾言及導演和投資的關係。投資方不管片子好爛,關注的只是最終票房能產生多少利潤;而導演在靠拍小製作成名後,也需要通過能拍出賺錢的片子,證明白己,從而得到更多的投資。《夜宴》賣到日本,人家問片子有什麼特色啊?章子怡演的。ok,大明星會有票房的,於是買下來,炒作一番賺了,不錯,這個馮導以前還拍過什麼片子呀?《天下無賊》。嗯,估計也能賺錢吧,也買下來吧。。。。於是馮導如今既可以拿到投資拍大製作,也可以先拍兩部藝術片回歸了。滾啊滾,在這個目的下,炒作是很正常的手段。

從這個角度來說Sofia是失敗的,4000萬收回來一半。反正投資方是日本人....而另一方面她也是成功的(好惡俗的句式...),至少她還能在這種商業片中,清楚地留下自己的痕跡。只是不知這樣的嘗試還能再來幾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