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画意私情(港)

6.9 / 82,674人    100分鐘

導演: 彼得韋伯
演員: 柯林佛斯 史嘉蕾喬韓森 湯姆威金森 席尼墨菲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嗨!

2007-03-03 01:06:04

一位畫家的真故事和假故事


弗美爾(荷蘭,1632-1675)的名畫《帶珍珠耳環的少女》,據考證創作於1660年,與倫勃朗的那幅著名自畫像同年,其年弗美爾28歲,想必應該是風華正茂吧,待在一生未曾離開的德爾夫特,做他的小畫商生意,別說歐洲,就是荷蘭本土,聽說過他的人也是寥寥可數;他的前輩倫勃朗那時54歲,已經名滿天下,不過仍然窮困潦倒,在羅桑弗拉哈特度過了失意然而輝煌的最後十年。作為荷蘭畫派的奠基者,倫勃朗給後世留下幾千幅作品,包括600幅油畫、翻一番的銅版畫和不計其數的素描;而弗美爾,則幾乎湮沒無聞,後世能夠確認的作品還不到40幅,如果不是一次非常偶然的機緣,連這些也會消失於無形,一個如此偉大的畫家曾經存在過,只活了43歲,生前籍籍無名,死後默默無聞,直令人感嘆。

他們差不多是同時代的人,其時荷蘭剛剛獨立,富足悠閒,新興的小市民階級構成一個獨特的消費群體,他們習慣用「小畫」裝飾牆壁,荷蘭即興起「小畫派」,畫面只有A3或者A4複印紙大小,無論是倫勃朗還是弗美爾,都精專於此,不過畫家在當時應該不算非常好的職業,他們都負債纍纍,倫勃朗曾經很富有,不過因為得罪世俗社會而陷於窮困;弗美爾乾脆是因為子女太多而破產。到今天,倫勃朗的世界美術史地位已經無可置疑,前兩個月弗美爾的《坐在大鍵琴前的少婦》,在倫敦以3000萬美元落錘,生前遭際與死後哀榮,真可以再感嘆一番。

荷蘭是個美術國度,在各個藝術門類里此一枝獨秀,是非常有趣的現象。固執的地緣藝術史家丹納在他的《藝術哲學》中,認為堅毅的日耳曼人種,惡劣的北方低地自然環境,富足的人文傳統,是偉大荷蘭畫派誕生的原因,與拉丁民族比較,他們「愛內容甚於外形,愛真是甚於美麗的裝飾,愛複雜的、不規則的、天然的實物,甚於經過安排、剪裁、淨化和改造的東西,」他們「擅長實用技術,」而平地、濕氣則讓「線條從屬於體積」,使得整個尼德蘭地區的畫風細膩、光影美妙。其實,荷蘭人的愛美是表現在生活中的各個方面的,比如他們非常整潔,荷蘭男人的襯衫永遠雪白平整,他們的室外永遠涼著大片雪白的床單,你看弗美爾的畫就知道他們的室內是如何一塵不染,德爾夫特據稱是歐洲最整潔的城市,並非浪得虛名。從他們的生活來看他們的藝術,知道他們這樣一絲不苟的生活哲學家,自然會誕生細膩的繪畫作品。「小畫」非常小,但是「解析度」 非常高,《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算是比較大的,有46乘40厘米,精細到連珍珠耳墜兒上高光部份,都有室內景物的映像,這讓人想起了戴嵩的《牧牛圖》,牛眼睛中的牧童影子,讓米芾栽了個大跟頭,與此可說有異曲同工之妙。

一幅名畫,流芳後世,即有了自己的生命力,很多人喜歡將其憑空放在歷史時空中,揣度背後隱藏的故事,例如考證蒙娜麗莎的工作,持續幾百年未曾止歇,讓她有了各種身份和越來越神秘的微笑,可見瞎猜也是非常有趣和有創造性的工作。弗美爾因為生前寂寞,留給後世遐想的空間想必更大,一位聰明的作者根據只鱗片爪的線索,編了一本小說,講述畫家與家裡新來的女傭,如何度過平淡生活中的細微波瀾,至創立這一幅不朽名畫的故事,想想或覺有趣。不過一批似乎不太聰明的電影工作者,據此拍了一部同名電影,按說拍的中規中矩,古老的街道,自然光,很有質感的衣料等等,是標準的美術故事的拍法,只是由於缺乏史實支撐而又缺乏足夠的想像力,感覺實在是捉襟見肘,白白糟蹋了這麼好的題材。

其實發現弗美爾的過程就頗具戲劇性。1849年法國大革命失敗,流亡在外的名叫杜爾的藝術評論家來到荷蘭,發現了署名德美爾的一幅風光畫,隨即跑遍歐洲尋找原作者真相,經過仔細的訂正,發現作者的部份資料,並編出了約50件作品目錄(後世考證有三分之一是錯的),辛苦研究十幾年後,杜爾出版了關於弗美爾的研究文集,在歐洲引起轟動,湮沒將近200年的畫家終於被世界重新認識。發現探索的過程永遠是敘事藝術的起點,如果路徑曲折而結果又輝煌,那簡直就是敘事藝術本身,如果把那一點想像的劇情,揉在這些史實中,豈不是大大豐富而又好看起來,電影捨此而就彼,穿鑿斧痕畢現,竊以為實在得不償失。

就算把二戰後審「荷奸」的故事附會進來,也會有趣得多。二戰結束後,各國都紛紛秋後算帳,荷蘭就有個畫家被揪了出來,被控告盜賣弗美爾的名畫給納粹「豪屠」戈林,而這位名叫米杰倫的畫家,卻拒不認罪,辨稱賣給德國鬼子的,都是贗品!自己不光是沒有賣國,反而坑騙鬼子有功。原來荷蘭的「小畫」,因為小巧細膩,從來都不好模仿,所以贗品極少,法庭當然不相信,於是請了權威來研究,結果還真是贗品,自然無法給其定罪,大家對他的臨摹功力,還讚嘆有加。這人後來的遭遇不清楚,想來比米芾仔細的人,也應該小有所成,連德國鬼子也敢騙,倒的確與荷蘭畫派的技巧高超有關,所謂藝高人膽大是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