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於是

2007-03-01 09:18:49

和奢華,只有空心吻


和奢華,只有空心吻
於是

那一段蒙太奇啊……鮮艷,快速,更替,層層疊疊的裙,高背尖頭粗跟的鞋,特寫的胭脂,特寫的紅唇……是電影裡最熱烈、最忘我的時尚美物堆砌,用以表達,王后瑪麗•安托瓦內特的快樂和奢華。

盛裝濃艷的瑪麗滿足於新髮型、新時髦裝扮時,給了同伴一個熱烈的空心吻。據說,那也是如今紐約派對上最時髦的禮儀,取代了親熱的貼面禮,帶著足份自娛自樂的沉迷醉意。

只因她,巴黎才留下了藝術瑰寶小特里亞農宮。但世人會一邊欣賞美景、一邊駁斥:快樂是虛偽的,奢華是負面的,只因她是一國之後。再哲理一點的人會說,快樂和奢華同樣短暫,過眼雲煙。在快樂的問題上,哲理幾乎就是消極主義。而鮮明撕裂她的快樂和奢華的,是決定讓她死的國民。

索菲亞•科波拉的電影沒有企圖展現她的死,據說,她在上斷頭台前換上一身豪華的紅色,史無前例;不小心踩到了劊子手的腳,還因此跟劊子手說了聲抱歉,也是史無前例。

這個女孩14歲遠嫁法國宮廷,電影中這樣寫:從懷中的小狗、親密的女伴、連同整套衣衫,全都要被拋棄,為的是讓她符合法國宮廷的標準。19歲,一朝醒來,穿著睡衣,突然成了法國王后。38歲,風華正茂、兒女美好、和夫君終能淺淺相愛深深依賴的時候,被憤怒的人民處刑。鏡頭中的瑪麗王后沒有驚惶失措,甚至沒有顧及生命危險。夜裡獨自打量著憤怒的暴民,只希望和家人不要分開。

多少是讓人覺得心寒的:她畢竟是個懂得太少的女人,除了奢侈生活本身,她甚至毫不世故,毫不懂得自保、動用心計。在她很小的時候,天象占卜師對她忠告:永遠不要慶祝自己的生日。她聽取這則勸誡,但依然改寫不了短暫盛華的命運。事實上,自從她誕生在奧地利皇宮,她就沒有所謂的「自己」。算命師也許看破了天機,只是以此含蓄地安慰她。但直到這個漂亮女人香消玉殞之後幾百年,人們還在怪罪她。

宮廷金壁輝煌、奢美虛無,丈夫木訥內向,對打獵的興趣高過雲雨,眼睛還沒睜開,宮女們早已林立侍備,從換衣服到洗澡都無需自己伸手,連身體都是皇宮體系的了。嬌小的皇后曾有過的驚喜、嬌羞、好奇、無聊、燥悶、委屈……這就是在奢華天平另一段的沉重,既然她的快樂是丈夫給不了的,也沒有任何正經事情需要她操心,她如果還能寄聲色於美艷華服,還能因為一個聳立半米的新髮型雀躍不已,那她又有什麼過錯呢?

瑪麗•安托瓦內特窮奢極侈,因為她根本不知道這些東西需要花多少錢,從小到大,她從奧地利王宮輾轉到法國宮廷,沒有人試圖告訴她,何謂人間疾苦。這個單純的女人被禁錮於皇宮一生,豪華堂皇的禮儀、容貌只是受到的唯一教育內容,也是唯一可以由她肆意使用的本能。
曾有歷史學家跳出來辯解說,她或許根本沒有說過那句名言:「國民若是沒有麵包吃,為什麼不吃蛋糕呢?」對於奢侈,歷來只有奢侈者有自我辯解、自我欣賞的福份。我們只是試圖推想:如果她不這樣做,何以打發無聊之極的宮廷生活?又如何滿足她母后在分別時的叮囑:要讓法國人民說奧地利送去了一個天使?

奢華永遠只能是一層精裝的外殼。身為王后的隱忍,是必須強忍住眼淚、疾走到角落裡、哭泣,是必須堅持讓人瞌睡的儀式和演出。我尤其記得那個鏡頭——她既無愛情,又無孩子的時候——孤伶伶站在夕陽下的堂皇陽台上,瘦小得像條影子,彷彿沒有翅膀的天使,困在人造的天堂。

奢華究竟是什麼罪過?很多時候男人不清楚女人為什麼為了漂亮衣服、鞋子、頭髮欣喜若狂廢寢忘食,那只是因為他們給不了同樣等級、同樣份量、同樣持久的快樂。明白這個道理的男人就會輕而易舉地奉上金錢,讓漂亮的奢侈品代替自己去取悅女人,以便忘記對自己、對生活的苛責。

有了孩子的女王才真的快樂起來,應驗著王后不過是一介女子的簡單現實。皇家田園或許才是真的遺世獨立,她特令吩咐的簡潔衣衫是為了能夠親近泥土和動物,慵懶地聽一曲輕柔的古琴曲,小公主嬌嫩的小手撫摸柔軟的羊羔,邀請皇族姐妹品嚐田園自造的起士和牛奶……並在那裡,愛上一個英武的將軍。但歷史不會記載一個女人如此愜意的時分,更不會因她有過這樣努力的嘗試而減輕對她奢華的打壓。據說,1999年12月26日的一場大風摧毀了小特里亞農宮的不少珍貴樹木,其中包括一株1771年栽種的鵝掌楸,據說,那棵樹比更多人類聆聽到瑪麗王后單純的笑聲。

這故事的意義其實鮮明無比:女人需要被纏住,以便獲得生命的滿足感,可以是繁華聲色、可以是無瑕孩童、也可是鄉村田園;當然也可以是連年加班,但貴為王后,無班可加,但慘為法國王后,還要被民眾追殺。
也聽說有人對這部電影相當反感,認為索菲亞•科波拉只會用搖滾樂搭配奢華物、而不管瑪麗•安托瓦內特在歷史上受到的惡評,我覺得這未免有點胡攪蠻纏,歷史究竟能不能給一個政權背後的女人以公道,本來就是說不清道不明的。毋寧將此聲聲色色看成是一個現今女子對另一個女子的想像,跨越幾百年的女人也有同等之處:那便是我們對奢華的臣服、對快樂的索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