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阿根廷別為我哭泣--Evita

贝隆夫人/艾维塔/阿根廷,别为我哭泣

6.3 / 35,837人    135分鐘

導演: 艾倫帕克
編劇: Tim Rice 艾倫帕克
演員: 瑪丹娜 安東尼奧班德拉斯 強納森普萊斯 Jimmy Nail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piglet

2007-02-28 01:27:21

Evita,永不凋謝的玫瑰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1996年電影《Evita》描寫的是阿根廷第一夫人——艾薇塔的悲歡離合、大起大落、享盡榮華富貴,也嘗遍心酸坎坷的一生。該片改編自Webster的同名歌劇,歌壇天后Madonna和Antonio Banderas主演。
    「我本平平庸庸,無足輕重,不該受到各界的殷殷關懷。大家一視同仁,你我心連心,來分享我的生榮死哀。」艾薇塔生前說過,「……如果我為阿根廷而死,請記住:阿根廷,別為我哭泣……」一曲經典的《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讓更多的人領略了這個女子的傳奇。





    艾薇塔·貝隆(全名María Eva Duarte de Perón,也譯作貝隆夫人,1919年5月7日出生於阿根廷Los Toldos村,1952年7月26日逝世於布宜諾斯艾利斯)是阿根廷的第一夫人,阿根廷總統胡安·貝隆(Juan Perón)的第二位妻子。
    艾薇塔·貝隆的母親是一個未婚廚師,15歲那年,她來到了布宜諾斯艾利斯開始她的演藝生涯,並且在這裡最終遇到了她的丈夫胡安·貝隆。兩人相處不久後就於1945年結婚。

    艾薇塔是貝隆總統最得力的政治夥伴,她幫助貝隆登上了總統寶座,自己也成為了國母並擔任的政治角色是婦女部長和勞工部長。她採取的措施很受下層階級的擁護,因而她也成為阿根廷最受歡迎的政治人物。她成為一個崇拜的中心,她的照片和名字到處都出現。此外,她還週遊歐洲並與許多國家首腦甚至教宗會晤。其目的是在戰後為阿根廷做廣告。
    雖然艾薇塔非常出名,也非常有權,她很注意不讓自己掩蓋她丈夫的名聲。阿根廷的工人階級崇拜她,叫她「窮人的旗手」;但富有的、親英國的高層階級對她恨之入骨,稱她「不擇手段的女人」。但是,流言、侮辱和超負荷的工作和也使艾薇塔的健康受到了嚴重損害,並最終讓她在33歲的金色年華突然終結了傳奇的一生。



  1952年7月26日晚,阿根廷國家電台的廣播員聲音哽咽地向全國宣佈:「艾薇塔·貝隆———國家靈魂,民族的精神領袖逝世。」70萬人在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市向艾薇塔的靈柩致哀,16人因為擠撞而喪生。為了哀悼她的離去,政府宣佈全國服喪,同時將拉普拉塔市更名為艾薇塔·貝隆市。

    貝隆為了表示對她的愛意,把她的屍體做成「木乃伊」,放在馬德裡的寓所里,陪伴自己持續達十二年之久,直到與第三任妻子伊莎貝爾結婚為止。據說,防腐大師佩德羅阿拉博士將她的屍體浸入醋酸鹽和硝酸鹽溶液,隨後將蠟慢慢注入她的體內,貝隆夫人從此成為有史以來最完好最獨特的木乃伊。





    1955年,胡安貝隆總統被推翻後逃之夭夭,丟下了妻子的木乃伊。新政權割掉了木乃伊的左耳和指尖(表面上是為了檢查指紋,其實更可能是為了留下紀念)以確定她是否是蠟人。據說,當時負責守衛的一個軍官對艾薇塔的木乃伊近乎瘋狂的作出了有越常理的舉動。之後阿根廷用船將木乃伊運往義大利,那裡的梵蒂岡將她埋葬在米蘭公墓內,墓碑上寫著「瑪麗亞麥姬」。
  阿根廷人強烈要求能繼續瞻仰她的遺體,因此她的屍體在十五年後又被挖了出來。當棺材打開時,艾薇塔仍保存得非常完好,挖墓人驚慌地大叫:「奇蹟呀!奇蹟呀!」,然後嚇得倉惶逃走。艾薇塔的木乃伊被運往西班牙馬德里,當年胡安曾流落於此。當他在阿根廷重掌大權時,他將艾薇塔的木乃伊留在了歐洲。1974年胡安貝隆死後,艾薇塔的遺體又回到了阿根廷,安放在她丈夫的身邊供國民瞻仰。她的遺體仍存放在原來的銀製水晶蓋棺材中,看上去就和二十年前一模一樣。



    最後,艾薇塔被葬在雷克萊塔公墓中的杜瓦蒂家族墓地,深埋於七點三米厚的混凝土下,直到現在。在阿根廷,每年只要一到7月26日這一天,人們就會放下手裡的工作採用各種方式去紀念她。五十多年過去了,艾薇塔·貝隆依然如綻放的玫瑰一般開在阿根廷人民心中,不曾淡滅,這就是貝隆夫人的神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