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再見列寧--Good bye, Lenin!

再见列宁/快乐的谎言(港)/再见列宁(台)

7.7 / 153,038人    121分鐘

導演: 沃夫岡貝克
編劇: 沃夫岡貝克
演員: 丹尼爾布爾 凱特琳薩司 蕭蘋哈瑪多娃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Rita-窩在家裡變肥的豬

2007-02-17 03:01:09

歷史的傷害


  這實在是一部應該力薦的影片。初看電影名字,以為德國拍的一部關於1924.1.21即列寧逝世以後的蘇聯的電影。對列寧的忌日,竟然那麼清晰的記得。然而看後才知道完全不是那樣。從1978年到1990年的兩德統一,一個東德家庭在那段歲月中的變遷。母親一直以來對兩個孩子隱藏著一個巨大的秘密,關於他們的父親。在母親口中,丈夫為了西德的情人而離開他們一家去了西德,再也沒有回到東德來過。然後故事從男主角的口中緩緩道來,同樣有很多的獨白,同樣許多記錄歷史風波的黑白影像......這一切彷彿是德國電影慣用的手法。原本一個失去父親的家庭也許可以就這樣平靜度過動盪的歲月,只是1989年的那次遊行,母親在看到兒子被拘留後因激動而昏迷使原本平靜的家庭完全改變。
     母親是東德極力維護社會主義的典型代表,可是在她昏迷的8個月中,柏林圍牆倒下,東西德互通,直至兩德統一。她醒來的時候依然不知道發生的一切。兒子害怕母親再受刺激而守護著這樣一個秘密:穿舊時的衣服,使用東德時期的食品包裝,甚至連電視節目都是朋友特意製作的有關東西德分裂的新聞。其實看起來並不沉重,反而滑稽幽默。最後母親死前告訴他們隱藏了好多年的秘密:父親的離開是因為政治問題。而至死母親都不知道東西德已經是個統一的國家。
    愛極《再見列寧》的配樂,舒緩而讓人傾心。其中一段和《天使愛米麗》女主人公打水漂的那段一模一樣,本片的配樂正是擔綱《天使愛米麗》配樂的法國大師級人物Yann Tierson。那些往日的時光隨音樂在電影中沉澱,德國的動盪,從分裂到統一的滄桑現實也被唯美的影像與音樂藝術化並柔化。給人留下的只是微微的傷感並適合在原聲音樂中回味那段動盪的歷史。
    愛極柏林那座城市,記得一本雜誌上介紹過那是歐洲最像北京的城市,保留著古老的建築和廢墟,還有正在施工的起重機。它真的沒有巴黎的浪漫,倫敦的情調,馬德裡的熱情,但它擁有說不完的歷史滄桑感,滄桑到讓人心疼,它曾經被分割開來,經過時間的洗禮卻仍然傷痕纍纍。柏林圍牆雖然倒下但那段記憶卻依然深殖人的心中。
    總是想起三毛筆下在60年代艱難通過東西德關卡的那次經歷,想起從東德去往西德的被歧視的人們,想起歷史教科書裡的黑白相片......電影裡說90年德國隊在世界盃上的勝利讓兩國人民短暫團結一致,可是今天,歷史埋下的矛盾仍在繼續著。這也是為什麼兩德統一那麼多年後仍然出現這樣的電影描寫一個家庭在當時的變遷,不難發現,影片中充滿著深深的對東德的眷戀,畢竟它曾經存在了41年.
  也許是最近的感情比較豐富,看電影常常流淚.當多年以後父親與子女再次鄉見,只能無言,只有刺痛人心的陌生感.雖然他們愛著對方,他曾寫來那麼多被妻子藏起來的信,她那麼瘋狂得去找信躲在角落裡哭泣,可是時光還是那麼無情得將被迫分隔的本應該親密無間的人變得疏離.假如不是因為政治和歷史原因,她們本應該獲得幸福.多希望世界上少一些這樣的家庭,畢竟這樣的局面受這樣的傷害並不是他們的本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