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何處是我家--Nowhere In Africa

何处是我家/情陷非洲/无处为家

7.6 / 11,465人    141分鐘

導演: 卡洛琳林克
編劇: 卡洛琳林克
演員: 茱莉安柯勒 米勒尼尼茲 卡洛琳伊克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若昔難得

2007-02-06 03:58:52

何處是我家


在看了若干口水電影之後,我終於等到了一部可以稱之為偉大的電影。

1939年,二戰前夕,在德國已經是山雨欲來風滿樓了。有些敏感的猶太人已經開始離開德國。《何處是我家》的男主角是個律師,他離開德國,去非洲幫人經營農場。不久之後,他把留在德國的妻子和幼女也接到了非洲。

從德國的中產階級到非洲的原始農莊,無倫是從地理位置上,物質生活上,還是文化層面上,他們都從世界的中心來到了世界的邊緣。

妻子在來非洲時,沒有帶上急需的冰箱,反而購買了一件奢華的晚禮服。這件衣服她後來一次也沒有用上。非洲的現實徹底地粉碎了她浪漫的幻想。

很快,德國開始清剿猶太人。這個家庭再也無法回到德國。他們真正的把自己放逐到了世界的盡頭。

然而即使在世界的盡頭,他們的生活也並非完全平靜。在家庭外部,自然與政治一再地與他們為難;在家庭內部,夫妻的感情漸漸枯竭,共同的放逐似乎是維持他們婚姻的唯一因素。他們的女兒倒是在非洲逐漸成長,認識這個世界和自己。

這部電影就在這樣一個關於自我放逐的故事中,講述歧視與尊嚴、離開與留守、認同與背叛、犬儒與理想。

他們思考為什麼他們在德國會被屠殺。據說猶太人殺了耶酥,所以有罪。可是很多像這對夫妻一樣的猶太人並不禱告,什麼肉都吃,他們內心中完全是德國人。可是他們依然被歧視,被屠殺。這是為什麼?

當那個美麗的妻子來到非洲後,她與這個原始的世界格格不入。她鄙視黑人,認為他們骯髒、愚蠢、邪惡。她的丈夫對她說:「你和德國那些我們不喜歡的人一樣。」

對異己的歧視似乎是我們人性中的天生缺點。

人類是一種非常軟弱的動物,所以我們尋求認同感,本能的把自己在肉體和精神兩方面放入一個族群。然後為了證明白己的族群更優秀,就開始歧視以致迫害其他的族群。

這一家人在被放逐後,他們無法回到德國,他們也無法認同非洲,於是他們變得異常的軟弱。他們總是在搬家,每次搬家她都懷念過去的家,儘管那在上一次也是她不願意去的地方。

然後在遠離文明世界以後,她開始對人性失去信心。當她的丈夫打算回到新德國當法官時,她卻拒絕。她認為歧視是無法消除的。他的丈夫對她說,回德國是我相信人類還有希望,這也許是理想主義,但是沒有這個,人類就完了。

最後,他們離開非洲,當火車中途停下來時,她看到一個賣香蕉的非洲婦女。這個美麗的妻子象非洲人一樣說:「我不能買你東西,我像猴子一樣窮。」非洲婦女摘下一根香蕉,遞過去說:「送給猴子。」她接過香蕉,用另一隻手搭上非洲婦女的手背。

這事電影中最溫柔的一個畫面,最有希望的一個畫面。人類依然還是有希望的。

這部電影的畫面非常動人,完全讓人融入其中。

幾個主要演員的表演也很精彩。尤其是小女兒的兩個扮演者,都有上乘的表現。儘管我沒有怎麼講到這個小女孩,但是在她在這部電影中,一面在非洲大地上生長,一面接受西方文明的教育,她代表著人性中最光輝的一面。兩個小女孩的扮演者都有豐富的肢體語言和準確的面部表情,她的眼神非常迷人。

電影的原著其實是這個小女兒的傳記。從電影來看,這本書應該非常精彩。

電影的音樂也很出色,是管絃樂和非洲音樂的混合,但是很和諧,並沒有突兀的感覺。

與題材相似的《走出非洲》相比,《何處是我家》要明顯勝出。該片獲得了03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當之無愧。即使在整個電影史上,這也算得上是傑作。03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的還有張藝謀的《英雄》,我不得不說,shame on you。

IMDB得分7.9(4130人投票),我打9分。

解釋一句,在我的影評中,不會看到10分的電影,因為我的10分電影都是把一部9分電影看了若干次後升級為10分,而且我也不會為10分的電影寫評論。最好的電影是無法言說的。

http://likeyesterday.spaces.live.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