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我的母親[2000]--Todo Sobre MiMadre

关于我母亲的一切/论尽我阿妈/我的母亲

7.8 / 104,666人    101分鐘

導演: 佩卓阿莫多瓦
編劇: 佩卓阿莫多瓦
演員: 西西莉亞蘿絲 瑪麗莎‧帕雷德斯 坎德拉潘娜 Antonia San Juan 潘妮洛普克魯茲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塞跳蚤

2007-02-02 22:59:49

電影課的一篇影評論文


一、關於這一切
第一個埃斯特本:
    一個被愛情像蜜糖一樣浸泡著的女人,突然有一天發現自己深愛著的男人不再是男人了,他把艾斯特本更為羅拉,並把他變為她,然後離開了深愛「他」的女人——曼妮拉揚長而去。殊不知曼妮拉正孕育著他們的愛情結晶。

第二個埃斯特本:
    成為單身母親的曼妮拉獨自撫養著自己與羅拉的兒子——另一個埃斯特本。他們彼此相依為命,並彼此相愛。命運之神再次作弄曼妮拉,簡單幸福的日子就在一次意外中又被打破了。那天是兒子的生日,他們一起去看了由兒子的偶像——哈瑪主演的話劇——《慾望號街車》。這激起了曼妮拉心中無限漣漪。就是這部話劇,曼妮拉與艾斯特本共陷情網,不同的是,當年主角登場的是曼妮拉和埃斯特本,而如今卻是另一班人馬。演出結束後,兒子在索要哈瑪的簽名時,意外被車撞死。傷痛欲絕的曼妮拉決定返回巴塞隆納尋找十八年未見的羅拉。

第三個埃斯特本:
    在曼妮阿拉尋找羅拉的過程中,她遇到了許多類型的女人,以及看到了她們的悲喜遭遇。如眾人吹捧得耀眼明星私下卻是個同性戀的哈瑪,最終煢然一身煙不離手;如被哈馬深愛著的雙性戀並混跡社會最終因吸毒過量而亡的尼娜;傳統保守的羅莎之母,忍受逐女之痛並照顧著老年痴呆的伴侶;還有好久未見的好友為了生計摸爬滾打,不怕拼得頭破血流的——變性人阿哥達,並通過阿哥達結識了善良卻愛錯對象的修女羅莎,進而驚訝得知這個修女竟然懷上了自己正在尋覓的羅拉的孩子!不幸的是羅莎被罹患愛滋的羅拉傳染了。幾經掙扎,曼妮拉決定收留被趕出家門的羅莎,並伺候她等待分娩。分娩時,羅莎喪命並留下同樣罹患愛滋的孩子——又一個埃斯特本。
最終,在羅莎的葬禮中,第一個埃斯特本出現了,等待他的是——第二個埃斯特本已死去的噩耗,第三個埃斯特本已誕生的訊息,還有第一個埃斯特本即將死去的事實。

二、紛繁堅韌的女人世界
    阿爾莫多瓦爾如是說:「《關於我母親的一切》表現的是女人承受痛苦的能力。一個女人,不必一定要是職業演員,也能很好地去撒謊、去表演、去做戲。男人和女人有著一樣的寂寞、痛苦,但女人對此的反應要戲劇化得多,也驚心動魄得多。從這一意義上講,男人看上去確實要比女人少了一些什麼。」
女人的世界裡,紛繁複雜而又多彩多姿,並充滿堅強意味。大片、大片的紅襯托著繁雜的雜色斑塊,構成女人那華美,堅韌的精彩世界。
    我們溫綿香暖溫綿香暖,這是女性世界裡的特質。在阿莫多瓦的內心世界裡,這些女性都是不幸的,她們承受了太多苦痛,但她們又都是是美好的,她們可以在那麼多苦痛中依舊保持著美好的姿態。而這個美好的世界不僅包括那些天生的女人,還有渴望變成女人的變性人和以女性面目出現的雙性戀者。趁哈瑪來到曼妮拉的住處為妮娜的粗魯道歉的機會,她們把阿哥達也叫來了。大家共進下午茶,歡樂祥和,溫馨愜意。只談女人的話題,只想女人的事情,營造著只有女人才可以詮釋出來的氣氛,那是多麼陶醉的時刻啊。懷孕的羅莎躺在曼妮拉的腿上,金色溫和的陽光灑下來,勾勒出羅莎初孕之美,甚至你可以聞到從她體內散發出的幽幽乳香。而曼妮拉所散發的又是另一種更加成熟的母性氣息,帶有智慧,慈祥並豁達。哈瑪也放下了咄咄逼人的光環,展現出從未有過的溫頓,寬容,豁達與柔美。最可愛的就是阿哥達,只要有她在,就會有歡樂,在幾聲逗人的吠聲中,在幾句輕鬆的黃段子中,這幾個女人徹底拋開了現實中的紛擾,煩憂,猜忌,隔閡,緊張,壓抑的狀態,忘記傷痕纍纍的軀體以及千瘡百孔的情感,完全沉浸在輕鬆愜意的歡樂時光中,她們互相鼓勵,互相撫慰,展示著完全本源的自我狀態。女人間特有的心靈溝通就好比母親溫暖的懷抱,帶著體香兼有熟悉的心跳頻率。
    真正的女人不是什麼時候都會表露出來的。很多時候,作為女性的那些人們,往往忽視了自我的價值,略掉了女性本身的特質,甚至放棄了本可以享受的女性之美。於是她們失去了自然的散發著女性味道的本能,這正是懦弱逃避現實的表現,從一開始就是。身為女性該是自豪的,女人,她是妖精,她是仙靈,她散發魅惑,她擁有溫綿香暖……女性該擁有的,就不該放棄,不但不可放棄,還要把它發揚光大,為什麼?就因為我們是引以為豪的女性!
我們苦痛但堅強
   「我總是喜歡依賴陌生人的仁慈」。哈瑪把這句《慾望號街車》的經典台詞標榜為自己的內心獨白,這正是她內心柔弱的一面:孤獨,無助,憂傷,恐懼……這與她光鮮亮麗的舞台形象形成極大反差。但是她從未放棄奮鬥,她熱愛藝術,熱愛生活,崇尚情感,她活得感性而充滿藝術,就像艾斯特本所說:「我敬佩哈瑪。她讓靈魂起舞,她讓心飛揚。」
    承受更多痛苦的曼妮拉,也表現出了堅強的神力。她海誓山盟的戀人,離她而去;與她相依為命的愛子,不幸死於車禍;她承擔照顧羅莎的重任,她收養又一個埃斯特本。這麼多的生活艱辛,人生苦痛,全部都由她一人承擔,如果不是她足夠堅強,足夠寬容,足夠豁達,又怎能一步步堅定地走下去呢?這源自於其母性的偉大,女性的仁慈。畢竟生活還是要繼續下去。
    在曼妮拉尋找阿格達時,這位變為女性的人正遭受一位失控顧客的虐待,但最後,她還是扶起將自己打傷的那位男子,並告訴他回去的路。她辛苦的賺錢艱難的度日卻仍保持樂觀的心態,積極地享受生活,心滿意足地欣賞自己女人的身體以及所有連帶的權力。有點像想失明的人重獲光明,為每一樣常人所不在意的事物開心滿懷。非但如此,她幫助回到巴塞隆納的曼妮拉找工作,關照並勸解吸毒的妮娜,為哈瑪的缺席解圍等等,無不體現出她對女性善良,溫柔,體貼,細膩的完美詮釋,甚至勝過許多天生的女性。我想她該是開心的,她決不理會社會的偏見,生活的困窘,肉體的痛楚,就算天塌下來重重砸在她身上,她依舊樂觀,因為,她已經得到了最好的——「我是女性!」
    阿哥達是這部戲裡我最喜歡的角色,她熱愛生命,尊重自己的意志,懂得享受生活,在苦痛的社會中尋找美好。可以說,天性樂觀的她比女人更懂得怎樣做一位真正意義上女性。也許,正是因為她深知這個權力的來得多麼不易,才會那麼用心去經營吧。她展示出了女性該有的所有魅力,讓與生俱來的女性們慚愧自己的慣性忽視思維。女性的世界並不簡單,但絕對美好。這種美好源自於女性自身美的力量氣韻,而非世俗對美好的定義。她們的生活可以是不幸的,陰暗的,壓抑的,嘈雜的,但是只要她們懂得尊重自己的情感,知性的化解矛盾爭端,寬容的對困難微笑,豁達的直面人生,堅強的做個純粹女性,那麼她也是會得到幸福的,她的生命將會無比精彩。

三、爭議
    也許是阿哥達的表演太過搶眼,甚至蓋過了女主人公的魅力。這位母親的形象不是很鮮明,雖然她善良,她豁達,她堅強,她果敢。但這些表現仍覺十分平淡,沒有太過強烈的衝擊力,未為給人們留下太多的印象。倒是阿哥達的表現蓋過了她,讓人甚覺精彩,個性鮮明,特質新鮮,生動形象地闡釋出那些渴望「女性」的人們的執著與其變為女性後的珍重。
    這部影片展現的女性都是不幸的,阿爾莫多瓦殘忍的把女性拋到不幸的深淵裡,讓她們承受,看她們掙扎,然後對觀眾說,看吶,我們可愛的女人們多麼的堅強勇敢,寬容豁達?她們在困境中依舊堅強生存。可是,為什麼女性生來就該是那麼痛苦的呢?她們堅強的活著,以永不絕望的姿態勇敢面對殘酷的世界,夠可以的了,還要附加給她們更多災難嗎?如果那樣的話本身就是對女性的歧視。因為他把女性首先擺放在了弱者位置,然後,看著弱者步履蹣跚的前行,還要誇她們幾句,這樣的讚揚寧可不要,女人們絕不會接受同情者的讚揚與佈施!
    對於形形色色的女人們,怎麼會有那麼多不幸的遭遇向她們洶湧而至?這些不幸同時也向觀眾們撲面襲來,令人窒息並且頭暈目眩。影片中每個人的遭遇,都是值得費盡心思,細細捉摸,慢慢品味的。但一氣看下來難免會有勞累、疲倦之感。想訴說的東西太多,就會導致顧此失彼,主線模糊。我想這也是造成女主人公形象模糊的原因之一吧。
    令人費解的是,導演安排羅拉這個角色,究竟是要我們唾棄他的自私,還是讚美他的勇氣?敬佩他的藝術追求,還是厭惡他的逃避責任?這個角色,個人感覺爭議頗多,導演也沒有明確指明對他的態度是怎樣的。
    結尾是好的,因為令人欣慰。歷經苦難的曼妮拉,就像感動了上蒼,第三個埃斯特本奇蹟般戰勝病魔頑強生存,可偏偏,他卻是個男嬰……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