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對話--The Conversation

窃听大阴谋/对话/窃听大阴谋

7.7 / 121,744人    113分鐘

導演: 法蘭西斯柯波拉
編劇: 法蘭西斯柯波拉
演員: 金哈克曼 約翰卡佐爾 Allen Garfield 佛德瑞克佛斯特 Cindy Williams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apple0622

2007-01-20 12:54:18

我們還能有隱私嗎?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科波拉編劇兼導演的《對話》是在美國政界水門事件之後的兩年中醞釀成的。(水門事件是共和黨總統競選連任委員會於1972年6月17日派人潛入水門大廈民主黨總部安裝竊聽器, 此事暴露後導致尼克森總統辭職)。 整個影片基本上圍繞一個道德問題在討論:當人們過份依賴高科技時,卻發現這些科技帶給我們的改變和自己原有的道德責任有強烈的衝突,這個問題是人類一直長期面對的,而且在當今越來越尖銳了。不過影片裡表現的七十年代的美國還有越戰這個難堪的外患.

Gene Hackman飾演的主人公Caul的工作是竊聽並錄製他人的「談話」,但他本人沒有什麼不良習慣,並非黑幫或者其他犯罪組織的一員。監聽只是他的工作,而且他在這個技術領域裡做的相當出色,是最好的。但這份工作曾經帶來的後果一直讓他的內心處於自責的泥潭中。他在一次懺悔中說:」我在以前的一次工作中曾經捲入到類似的像現在會傷害這兩個年輕人的事裡。這種事在我身上發生過,人們因為我的工作而受到傷害,我很擔心再一次發生。我是... 我之前沒有對此負責任。我現在也沒有負責任。對所有這些和我過去一生中的罪惡,我真心的感到抱歉」。這段話顯示出他內心中的矛盾,如果他認為自己不用對此負責,那末他為什莫還要感到抱歉呢?為什莫他要懺悔呢?

這個劇情的主線是一個關於謀殺的懸念,和希老的懸念故事有異曲同工之妙。圍繞謀殺懸念的核心的是監聽來的「對話」中的一句: "He'd kill us if he had the chance,"。就是這句話讓Caul產生了錯誤的理解。這也好像是諷刺即使技術上有可能侵犯到每個人的隱私的地方,但是你同樣也無法真正理解他們的想法。Caul追蹤這個線索,結局是出人意料的,我先不說啦,免得大家看時沒有意思。在結尾的殺人情節也借鑑了希老的Psycho在浴室的那一幕,同時也運用了超寫實的鏡頭。馬桶的鏡頭讓我想起前不久看的一部英國電影《骯髒甜蜜的事》的一個片斷。在故事的結尾,他發現他自己的房間也被竊聽了。為了找到竊聽器,他在憤怒和恐懼之中把一切傢俱器物甚至地板和隔牆都拆個精光。他的天主教的信仰在這次衝動也成了犧牲品。聖母瑪利亞的小雕像也徹底撕裂了。影片結束時Caul坐在被他拆了個底朝天的家中吹著薩克斯,音樂聲中透著困惑與無奈。

Caul的個人形像是個很普通的美國人的形象,甚至有些灰頭土臉,整天穿著一件半透明的雨衣。他是個好人,努力工作,卻潛意識裡有某種罪惡感和對自己工作的懷疑。這些都折射出六七十年代美國人的心態。作為一個監聽者,Caul深知隱私是多末重要又是多末脆弱多末容易被探聽的一件事。因此他不喜歡和他人有過親密的來往,家門上有三道鎖,從不接電話也不把電話放到黃頁上,甚至和他的情人保持足夠的距離和神秘感。然而最後卻發現這些與別人保持距離的辦法一點用都沒有。他的房東不知怎的就進了他的家,給他送上生日禮物。而且知道他的年紀, 他的信件也被人看過。他的一個顧客和房東都知道他的電話號碼。他在和他情婦約會的時候,也被她偷偷地觀察。最具諷刺的是,他甚至被他行業上的競爭對手輕易的竊聽了他傾吐心聲的一段談話,儘管只是個玩笑。尤其是最後當他在家中吹薩克斯的時候接到一通電話,聽到的確是他剛剛在吹的那段的錄音,Caul簡直呆住了,我也呆住了。一個在竊聽行業里最出色的人自己被竊聽而不自知,我想大部份觀眾也會和我一樣看到這裡感覺到毛骨悚然。他尚是如此,我們這些普通人又哪裡還能有什莫隱私可言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