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快樂頌--Copying Beethoven

复制贝多芬/欢乐颂/重现贝多芬

6.8 / 12,302人    104分鐘

導演: 安格妮茲卡賀蘭
編劇: 史蒂芬瑞佛 Christopher Wilkinson (Ⅰ)
演員: 黛安克魯格 Ralph Riach Matyelok Gibbs 艾德哈里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影生人

2007-01-20 03:18:02

情迷貝多芬——《複製貝多芬Copying Beethoven》


2007-01-19
圖文版:http://mov.blogbus.com/logs/4331160.html

貝多芬是我最崇拜的音樂家。

愛上他,是因為《發條橙》。Stanley Kubrick,深黯貝多芬的音樂精髓,當美好的第九交響曲與暴力、反抗、憤怒的社會元素相結合的時候,貝多芬的樂魂迸裂出駭人的力量。看了《發條橙》後,貝多芬的形象才從音樂課本中脫離出來,音樂的存在意義不再侷限於舞台。

與神對話。——這是我聽貝多芬音樂的感覺。

《複製貝多芬》不是傳統的傳記電影。片頭即聲明:「故事純屬虛構。」所以,它只是一種解讀,就如同Stanley Kubrick用《發條橙》解讀貝多芬一樣。

儘管如此,看《複製貝多芬》,仍不由地會與《莫扎特傳》比較。後者製作之富麗堂皇是難以超越的,不同重量級的影片。但我能感覺出本片的創作班底,對貝多芬厚重的敬意,他們挖掘偉人身上看似平凡的閃光點,然後,將這些蛛絲馬跡藝術地昇華。

在這部電影中,「Key」被賦予了雙關的意義。它既是貝多芬譜寫的音樂,又是貝多芬釋放自我的鑰匙。貝多芬在雙耳失聰的情況下,創作了偉大的[第九交響曲],十年譜一曲,富有里程碑意義。本片給了足足10分鐘的時間重現[第九交響曲]的首演!10分鐘啊,對於一部電影而言,漫長得可怕。不得不佩服Agnieszka Holland的膽識,她把電影的高潮交付給了貝多芬的音樂,沒有華麗的剪輯和特效,滿懷敬意,樸實無華,我看得熱淚盈眶。

這似乎是一個來得過早的高潮,滿堂喝彩的掌聲後,影片的基調開始回落。這又是Agnieszka Holland對敘事結構的大膽改造。他用更多的筆墨去描繪天才不為人了解的孤寂。——並非喜歡[第九交響曲]的人都能讀懂貝多芬,繁華落盡,貝多芬的後期創作備受批評,一直到他死後多年,這些被埋沒的藝術品才開始被世人學習和膜拜。

Ed 哈里斯的表演值得肯定,看完《複製貝多芬》,更想看《永遠的愛人Immortal Beloved》了,特此許願,希望不久的將來可以看到Gary Oldman版本的貝多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