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愛無止盡--Head-On

勇往直前/

8 / 45,691人    121分鐘

導演: 法提阿金
編劇: 法提阿金
演員: 畢羅優雷 西碧爾克綺麗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drewjet

2007-01-15 09:04:13

用表現力贏得掌聲:《勇往直前》的成功之道


2004年金熊獎獲得者,德國十八年來第一次獲得該獎項者,Fatih Akin執導的《勇往直前》(德語名Gegen die Wand,英語名Head-on),講述的故事情節如此落俗,緣何可以好評如潮?

它是一部被香港定為「三級」的電影,它充滿長時間的暴力與性愛,時而出現吸食毒品的場景,德國式、土耳其式粗口連綿不斷,鮮血更是成了影片灰暗夜生活鏡頭的亮麗點綴——而這些鮮血的大部份竟然是來自於兩位主人公的自殘與自殺。試想,通過上述手法來表現一段溫柔的愛情,是不是會有強烈的對比感呢?

噢,這愛情溫柔嗎?這愛情過程太殘忍,而它天生卻還是我們每個人都能與自己的愛人分享的哪種情感。如果在夜晚的遮蔽下,這種感情僅僅是做愛,那麼,影片中自始自終穿插的明色調土耳其樂隊的演奏,就是對普羅大眾的理想主義愛情的演繹。我看的是英文字幕版的《勇往直前》,它翻譯了所有的土耳其歌曲,所以我現在可以告訴諸位:一首歌就是一次承前啟後的過渡,甚至是對男主角Cahit和女主角Sibel的「柏拉圖愛情」的補敘。無論是歌詞內容,還是明快愉悅的博斯普魯斯海峽與聖索菲亞大教堂的背景與色彩,都可以說是在象徵一種傳統——這並非土耳其那與德國主流文化相對立的價值觀傳統,而是橫亘整個人類歷史的男女之情。正如IMDB上的Chris Knipp評論說,樂隊是「週遭的騷動中的一個穩定元素,這便是兩人的關係」。

另外,由於影片的情節時間與我們觀眾的觀賞時間相差太大,以致於這種過渡場景很是必要,否則,製片者就只能使用不斷的黑屏來製造敘事時間跨度。

其實,說得過一點,樂隊演奏的鏡頭還能算是創造了一種影片與觀眾的互動,諸位不覺得在數分鐘的演奏場景中我們獲得充分的思考與回味的時間嗎?

要知道,用文字來講一個大道理很容易,用影像的話,難度則陡然增大不少。該片講述的是德國社會中的亞文化群體。儘管男主角和女主角都是土耳其裔德國人,可他倆面前的是兩道完全不一樣的圍牆。男主角四十歲了仍然在做著底層的工作,沒有事業,也沒有家庭;女主角則有條件有資本有能力,但她的家庭對她的束縛太大。他們都希望突破圍牆,可是他們同樣也不知道破牆之後的下一個任務是什麼。假結婚只是一個契機,按評論人Chris Knipp的說法,這種突破實際上對兩人都是諷刺。男主角想獲得一種社會中的存在感,或者獲得「意義」,他最直接的意義就是幫助他人,即防止那位女孩再次自殺。所以男主角實際上不斷試圖接近主流價值觀,假結婚後則不自覺地進入主流的「戀愛歷程」,甚至在與「丈夫們」私下聚會時都極其厭惡「婚內狎妓」,最後還不是他首先意識到了那種「傳統的」愛情嗎?

而女主角則希望擺脫「她的社會」的束縛,她的圍牆之外是自由,她不同於男主角的是:她希望拋棄部份「意義」。如此,男主角Cahit希望脫離亞文化,而女主角Sibel希望進入Cahit離開的那座圍城。雙方通過結婚,互相走進了對方的圍城。

上述困境,不能簡單地概括為兩國文化的衝突。我認為,這其中還包含了主文化與亞文化之間的衝突。影片確實在說德國的土耳其社區居民的非常現實的狀況,但他們的生活何嘗是可以單單用種族差異來分析的呢?本片後半節還試圖在土耳其表現這些紛繁的矛盾,但由於片長所限,不免稍顯蒼白。不過伊斯坦堡的鏡頭明暗對比與色彩對比的象徵性如同德國的一樣強烈刺眼。這就是影片的足以獲得金熊獎的表現力,Akin導演試圖用不常見的手法來表達他對那些「文化理論」的看法——我想,這個演講既明白又動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