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鳥人--Birdy

鸟人/鸟孩/追鸟

7.3 / 19,190人    120分鐘

導演: 艾倫帕克
編劇: Jack Behr Sy Kroopf
演員: 馬修莫汀 尼可拉斯凱吉 John Harkins Sandy Baron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update

2007-01-10 01:39:28

《BIRDY》的自由


  
  總是聽到別人推薦《鳥人》這部電影,買了來,閒置在家也已有半年光景,因為遵循一星期只看一部電影的所謂規則,更因為怕審美疲勞,今日終於要一睹芳容了。
 初看片名《birdy》,如果譯為《鳥人》或是《鳥孩》我算還能接受,可碟片上居然堂而皇之的印著《焦躁不安》。看完後,我就愈加不能理解了。
 總的來說,這是一部越戰反思的電影,與《阿甘正傳》一樣,都是我喜歡的。AL與鳥孩的結識、交往、分離貫穿影片始終,兩人又都同時被應徵入伍,再見面時卻是在瘋人院。終於,鳥孩一直追求的自由在這裡實現了,他終於變成了一隻鳥,一個常人眼中的不正常體。
 而AL遵循常人的一切,最終成為一個普通的退伍軍人。在瘋人院裡,他一面試圖喚醒鳥孩恢復正常,一面又要擔心自己被軍醫師誤認為瘋了,但在整個過程中,究竟是他在喚醒鳥孩,還是鳥孩在喚醒他的從前呢?正常與不正常,裡面的世界與外面的世界,矛盾著,交織著。直到AL緊抱著鳥孩說:「我再也不離開你了,我們都不能適應現在外面的社會,我會一直陪你。」也許這才是導演的最終目的---戰爭讓兩個孩子迷失了方向,找不到自我。影片在這一反戰的前提下,在更深的層次上表現了現實和理想之間的衝突與融合。
 黑色的鴿子服、模型小飛機、翅膀滑翔機、對金絲雀的呵護`````鳥孩對自由的渴望達到了極至,連對女色的本能慾望都不能阻止。總忘不了,鳥孩赤裸著蹲在床頭,望向鐵窗外的畫面,那眼神是天使,是無邪,是夢想。
 值得一提的是,在影片中有一段鳥孩幻想自己變成小鳥在天空中飛翔的鏡頭,拍得惟妙惟肖,導演對人性的刻畫是細膩的,每個鏡頭都是那麼的抓人,那麼的引人深思。但其中有一個場景:AL與鳥孩為了賺錢,幫一胖子抓狗賣錢,當血腥的屠宰場鮮血淋淋的出現在他們面前,他們打了胖子,放走了狗們。在看時我一直在想,這個場景的用意何在,與其他場景相比,它顯得是那麼的突兀。只有到整部電影看完,我才明白,那時的社會不就正如那屠宰場嗎?而鳥孩們就是那些狗們任人宰割。
 影片結尾處是,鳥人翩然的一躍,緊隨著AL撕心裂肺的大叫,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裡。之後鏡頭拉下,鳥孩卻穩穩地蹲在離他僅一麥克的平台上微笑。這時我彷彿感覺被導演戲謔了一番,又突然頓悟,最完美的故事都必須由死亡終結嗎?應該不是吧?世上的那麼多鳥孩都死了,導演卻捨不得讓他也像徵性地死一回,如果他就此死去,不覺得是多麼的平庸嗎?在這裡我要衷心感謝導演以及後期的剪輯師們。
 另外,碟片有兩處沒有中文配音,而那兩處正好是所謂的黃色的部份,是配音員不願意?我不敢妄自菲薄,如果是,那還真是荒謬。呵呵,但願是碟片版本的問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