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基督最後的誘惑--The Last Temptation of Christ

基督最后的诱惑/基督最后的诱惑

7.5 / 63,190人    164分鐘

導演: 馬丁史柯西斯
編劇: 保羅許瑞德
演員: 威廉達佛 哈維凱托 Paul Greco 史蒂夫希爾 Verna Bloom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丁小雲

2006-12-10 22:31:10

當耶穌回到娼妓身邊,娼妓卻回歸巴比倫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什麼是事實?其實它不在莎士比亞劇作或是《紅樓夢》里,也不在《聖經》或是《資本論》還是哲學著作里。對我們大多人來說,事實就是黑暗的街道、擁擠的人群,就是匆忙、陳腐和荒涼。斯科西斯為我們從遠古去尋找他心目中的英雄夢,這實際上是他生活感受生活體驗中的英雄,耶穌穿著古老的酒瓶裝著新糧制的酒,這就是斯科西斯帶給我們的屬於現代社會的『英雄』。耶穌與《出租汽車司機》中的特拉維斯、《憤怒的公牛》中的拉莫塔、《好傢夥》中的亨利•西爾構成了一個系列的斯科西斯式的『英雄』形象。」
上述文字是我讀過的關於影片《基督的最後誘惑》的最為精彩的網上評論之一。在這部電影中,美國導演馬丁•斯科西斯藉助於希臘作家尼科斯•卡贊察斯基同樣無與倫比的原著同名小說,為我們勾勒出一個全新的,最為真實、複雜、豐滿且人性化的耶穌基督形象——得出這一結論的對比參照物也許還包括《聖經•新約》。

1973年,當虔誠的羅馬天主教徒馬丁•斯科西斯第一次讀卡贊察斯基的小說《基督的最後誘惑》開始,就一直渴望將它搬上螢幕。到了1982年,斯科西斯就曾經開始拍攝《基督最後的誘惑》,但由於當時派拉蒙公司抵制不住外界的抗議而被迫停機。等到時機成熟的1987年,開拍在即的影片卻趕上演員的危機。首先是與斯科西斯合作多年的羅伯特•德•尼羅鑒於宗教壓力拒絕出演此片,而後是英國演員阿連•奎恩因與其婚期衝突退出劇組。幾經周折,最後才選定威廉•笛福扮演耶穌。
正如拍攝前能預料到的那樣,此片公映後立即引發了軒然大波,在世界各地的基督國家和地區,人們激烈地抗議著這部影片的上映。在影院門口常常發生抗議者和觀眾的對壘,有的抗議者甚至阻攔觀眾入場。我國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在當年還曾向國人報導了因本片而引發的一些過激抗議活動的實況。
而在其它一些更加虔誠的基督國家,這部電影則根本沒有上映的機會,因為在這裡它早已經被一禁了事——直到今天,其被禁命運似乎仍無可能有任何轉變。

由於當初考慮到這部影片可能會有的爭議,製作方環球公司在預算上比較保守,預算相當低。為了節省開支,劇組也由原定的在以色列拍攝改到摩洛哥。拍攝經費上的捉襟見肘可能反而成全了這部影片,摩洛哥的外景地一派典型的中東景觀,乾旱、荒蕪,居民稀少。而紀元初年時代的民生凋敝,瘟疫肆虐,道德坍塌正好和這樣的場景相配合。正如我們在影片開始看到的那樣,那是公元初的以色列,它在羅馬的殘暴統治下處於民不聊生的境地。
這時木匠耶穌在朦朧中感到了上帝賦予的使命:他將作為救世主,犧牲自己去拯救世界。
但這個耶穌顯然不如新約中那樣堅定,例如他對數次對其神啟的上帝耶和華如此追問道:「我從未要求你挑選我,一向都是你在說。你為摩西分開了紅海,你救了挪亞……現在你卻要我去釘十字架。我不了解,我一定得死嗎?還有任何別的方法嗎?你提供一杯我不要喝的東西。」
耶穌的怯懦、猶豫和多慮或許與人固有的本性有關,但也正如電影原著小說作者卡贊察斯基在其小說原序中所說:「每個人的精神和肉體都具有一定的神性,所以基督的神秘不是某一教派的奧秘,而是普遍存在的:每一個人身上都爆發著一場神與人的鬥爭,與此同時每一個人也都渴望二者和解。」而耶穌也正其內心中神性和人性不斷鬥爭時踏上了尋道之旅。
在旅途中,他結識了起義者猶大,兩人便一起向路人傳道。在這部影片中,猶大的形象塑造得極其大膽。眾所周知,猶大是基督教中最臭名朝著的叛徒形象,那幅「最後的晚餐」更是讓猶大的叛徒形像似乎永難翻身。在影片中,他本來是奉命去刺殺耶穌,當他見到耶穌之後,接受了耶穌的博愛仁義主張,並成為了他的信徒。在片中,他為了幫助耶穌實現其使命,不惜背上叛徒的名義執行耶穌的命令去向羅馬告發,從而背負千古罵名,真可謂是忍辱負重。而當耶穌逃遁後他依然戰鬥在第一線,在這部影片裡猶大成為一名最堅定最果敢的鬥士,一個真正的勇士。
一天,耶穌解救了因在安息日賣淫而遭到村民的圍毆的娼妓抹大拉。他對那些憤怒的村民說:「你們當中誰是沒有罪的,可以用石頭擲她。」——結果無一人敢擲出手中的石頭……
在約旦河畔,施洗約翰認出耶穌救世主的身份,並告誡他上帝也主張仇恨。迷惑的耶穌對此百思不解,獨自來到荒漠中靜坐等待上帝的教誨。在此耶穌抵禦了毒蛇(女人和家庭的象徵)、雄師(權利的象徵)、魔鬼(邪惡的象徵)的引誘,經歷了四十晝夜,終於得到神諭。
茅塞頓開的耶穌開始帶領著信徒向聖地耶路撒冷進發,一路上他盡顯神蹟:他使盲人復明,變水為酒,並使拉撒路起死回生,藉此他贏得了更多民眾的信仰。
在耶路撒冷神殿前,耶穌宣佈自己就是新的救世主,並將建立新的法律和秩序。正當信徒要求搗毀眼前的神殿時,躊躇猶疑的耶穌卻突然暈倒在地。羅馬士兵趁機對耶穌的信徒大開殺戒,人們四分逃竄。
清醒後的耶穌指使猶大去向當局告發自己,以幫助自己實現為世人贖罪的使命。幾天之後,頭戴荊冠的耶穌被羅馬士兵釘到十字架上。耶穌在十字架上忍受著巨大痛苦,他的皮肉和骨骼被鐵錐釘穿之後,骨髓與鮮血一併流出。就當耶穌恍惚於劇痛之中時,一個小女孩模樣的天使忽然來到他面前,並告訴耶穌上帝已經解除了他的責任,他可以同世人一樣去擁有正常的生活。於是耶穌在天使的陪同下走下了十字架,隨後與娼妓抹大拉結為夫妻,並生有一子。抹大拉死後,他又與兩個女人生活在一起,到他年老時已兒孫滿堂……
這就是基督的最後誘惑,他要面臨死亡的恐懼,面對塵世生活的召喚。在死前的剎那,魔鬼撒旦裝扮成天使,引領他經歷了整個人生,平凡而快樂的生活,他充分享受著,放棄了對主的信仰與期望。但是,在他垂老將死的那個夜晚,羅馬人開始了屠城,猶大找到他並向他質問:「你應該是屬於那十字架上的!神是如此安排你的。但當你面臨死亡,你竟然害怕,逃命去了,藏起來想過凡人的日子。你是個軟弱的人。如果你這樣死去,你將違背神,也就是你的父親。如果沒有犧牲,就將不會有救贖。」
而由撒旦假扮的小女孩模樣的天使也現出了原形,他嘲笑著即將老死於床上的耶穌:「是的,你就是神選中的那個人。但是現在你已經接受了我給你的命運。你還能做什麼?你的生命只剩下一分鐘。」
醒悟後的耶穌追悔莫及,他在如人地獄般的火海中向上天懺悔:「父親,你願意聽你那自私、不忠的兒子說幾句話嗎?我拒絕了你的召噢,我反抗它,我以為我已經知道很多,我曾不願當你的兒子。你能原諒我嗎?我的意志不夠堅定。請把你的手伸向我,我要為世人帶來救贖,父親,再一次接納我吧!舉行一次歡宴,歡迎我回家吧!我要當你的兒子!我願意付出代價,我要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再復活!我要當救世主!」
在耶穌撕心裂肺的呼喚中,他回到了釘在十字架上的時刻,他依然頭戴荊棘、血流如注,圍觀的人群依然對他嬉笑怒罵,愛他的人正傷心欲絕。而此刻的耶穌卻感到了巨大的幸福,他仰望蒼天說道:「一切都已功德圓滿了!」……

在瑞典極端金屬樂隊Tiamat2002年專輯「Judas Christ」中,第一首是「The Return of the Son of Nothing」(虛無之子的回歸)。在這首歌中,我們會看到勇士們回歸古羅馬,蛇在尋找著伊甸樂園;宇航飛船飛回到月球,大白鯊游回珊瑚礁叢林;藝妓行走於睡蓮葉之上,教宗等待領取失業救濟金;而當耶穌回到娼妓身邊,娼妓卻回歸巴比倫——伴隨著歌曲凝重而悠揚的旋律,似乎一種澎湃的回歸之潮洶湧撲面而來,世間一切都在回歸到其生命本真的狀態,回到它們最初屬於的地方。「當耶穌回到娼妓身邊,娼妓卻回歸巴比倫」,考慮到Tiamat這類極端金屬樂隊的反基督背景,他們寫出這樣的諷喻性歌詞不應讓人感覺意外——而這句歌詞倒是也契合了《基督最後的誘惑》的劇情。
耶穌生命的本真狀態是應回到那個他曾愛過的娼妓身邊?還是回到一直在等待著他的十字架上?高度發達的現代科學已經能否定掉所有超驗的道德,也否定了死後會有等待我們前往的天堂或地獄;而現代人類學和經濟學也已經對《聖經》中的那些「神誡」做出相應解釋——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也許一個人性化的,一度因脆弱迷失於塵世誘惑,但最終經過痛苦掙扎從而堅定其信仰的耶穌或許能讓人感覺更加真實,也更能打動世人之心——但基督教廷顯然並不這樣認為。

(N年前寫的影評 ^_^)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