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送信到哥本哈根--I Am David

我是大卫/送信到哥本哈根(台)

7.3 / 6,757人    90分鐘 | Turkey:84分鐘 (TV version)

導演: 保羅費格
編劇: 保羅費格
演員: 班提柏 瑪莉亞鮑娜薇 吉姆卡維佐 保羅費格 瓊安普洛萊特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李翼

2006-11-18 17:24:07

無法迴避極品影蟲《我是大衛》的成敗簡單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http://bbs6.netease.com/ent/readthread.php?forumcode=18&postid=114955&pageid=1
極品影評《我是大衛,成也單純,敗也單純》


看過《我是大衛》及影蟲的評論,不過,總體來說,蟲哥的這篇評論和周黎明先生在《人工智慧》的評論中所表現出來的偏差是異曲同工的,而且更為巧合的是,兩人所受的影響也都來自於史匹柏。如果說周先生在《人》是不自覺中,受到老斯以往的科幻作品困擾的話,那影蟲就更坦白了,「必須承認,《我是大衛》這部作品的故事脈絡立刻就讓我回憶起史匹柏的《太陽帝國》。還是在讀它故事簡介的時候,小傑米(《太陽帝國》的主人公)那顛沛流離的淒楚畫面就慢慢浮現於腦際。等到欣賞影片時,這種時不時躥出來的對比就始終沒有消失過。…………就如同《辛德勒名單》,最後那個結尾戲煽情煽到了姥姥家,但請別忘了導演為了贏得這短短的幾分鐘,花了三個多小時來鋪墊。」

當然,還不能忘了影蟲最後得出的結論「《我是大衛》是我今年繼《放牛班的春天》後所看到的第二部「無可挑剔的平庸之作」,這類作品單純的讓人憐惜,也單純的讓人莫名其妙。我知道很多朋友會喜歡這種礦泉水似的情感小品,不幸的是我口味偏重,我寧可將目光投向整體70分,但部份段落90分的《太陽帝國》,也不願去欣賞這類從頭到尾全都是80分的《我是大衛》。《太陽帝國》雖然有一些令我極為不爽的細節,可我欣賞導演那種敢於表達的勇氣。有時候對一部影片而言,最可怕的不是它的思想有問題,而是它壓根兒就沒有思想。」

這一切,不免讓人覺得很遺憾。

原因在於蟲哥還是將思維過多的停留在歷史堆中,認為這部電影同樣是單純的情感懷舊和復古,並從影片中類似於馬克吐溫筆下兒童歷險記的場景處理中,「明顯的感覺出導演在迴避那段特殊的歷史。並且,我不認為這麼做是為了給人物形象的塑造讓路,因為在所有回憶戲裡,人物的情感表達連帶歷史事件被一同虛化掉了,僅剩下幾個為數不多的驚恐眼神在鏡頭裡晃動。……影片就從他的視角來切入事件,所有大衛不能理解或不完全能理解的現實基本被屏蔽掉,故事單純的像是童話。影片完全以兒童片的拍攝模式來製作,一切不適合12歲孩子理解的細節統統拿下,同時,那些真正有可能震懾心靈的素材也被一併清洗了。」

然而蟲哥似乎還是忽視了當下現實中的因素。

2004年3月29日,保加利亞等7國領導人在美國華盛頓參加正式加入北約的儀式。保加利亞、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羅馬尼亞、斯洛維尼亞和斯洛伐克7國當天在華盛頓正式遞交了他們各自國家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法律文本,從而成為北約的新成員。

即使是翻拍經典電影,二度創作者也會毫不猶豫的加入時代的印記,更何況此片根據丹麥著名小說家安妮·霍姆1963年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近年在美國重新以《北方自由》(North To Freedom)命名出版。

所以,如果以這樣的視角切入,你就會發現一個相對古老的故事,被賦予了新的生命力。大衛的尋母之旅,其結果似乎已毫無懸念,「影片為觀眾奉上了早已備好的感動瞬間。我一點也不奇怪這樣的場景會出現在影片結尾,我甚至還猜到了大衛一定會用片名來作為自己的結束語。然而當那可預見的一切都按部就班地依次展現在眼前時,我仍難掩內心的失落。」

但我要說,關鍵還在於過程,其中隱射了東歐國家與原北約成員國在歷史,政治,藝術,宗教,風俗等等各方面的不同。以宗教為例,影片中多次提到聖母瑪麗亞,其背後的原因在於東正教否認童貞女馬利亞貞潔受孕及其肉體升天的教理,而天主教則承認此教理。當然,類似的例子在影片中隨處可見。

而之所以重拾兒童題材,相信意圖也很明顯,正如約翰對大衛說,大衛從小接觸到不同的語言,應該能夠不影響交流,也像徵著新生力量更易於民族之間的融合。而提到交流,就不能不提蘇菲為大衛畫的印象派風格的畫像,大衛開始認為不像他,不能接受這種藝術形式,接著,蘇菲說這是她印象中的大衛,並引導他從畫中領悟,其實也就是意味著一種換位思考和互相理解的嘗試。

而無常在給蟲哥的帖子中,提到關於大衛的身世,為何被關以及約翰和軍官的問題。那我想身世和被關的原因,在影片中已算有很明確的交待,《旅途與哀愁》,也就是大衛母親的作品,蘇菲提到大衛的父親是英國人,到保加利亞搞政治活動,被捕,而母親由於軍官的朋友關係逃脫。當然,這本身並不是太重要,而約翰與軍官這兩個角色的設置,相信還是代表原來東歐國家兩種主導的政治勢力,約翰的反抗,雖然具備革命的熱情,但在內心與實力上,與西方的交流還是脆弱與彷徨的,而那個軍官,應該是代表著國家統治階層中一部份受西方思想影響的勢力,雖有傾向,但礙於環境,不可能有過份的作為。其實這種矛盾的心態在大衛的身上也有體現,影片中不少現實與回憶的場景,都是以兩個不同時空中對於大衛的傷害來銜接的,也就是說,封閉的意識形態和開放陌生的外部世界,對於特定時期的東歐民族來說,都意味著一種不可排擠的傷害。

不過,最後,正如影片中約翰的犧牲與軍官的幫助,兩種勢力在互相對抗,融合之間,促成現實中東歐國家(大衛)向北約(母親居住地)的投懷送抱,當然,這樣的團聚,要處理成極其煽情的畫面,我個人覺得也是不太合適的。

所以蟲哥認為影片必須立足於歷史,「這個故事背後可能蘊含了較廣的社會寓意。一段真實的歷史事件往往是一代人心頭共同的烙印,任何依附在上面的故事都可能引發「共振」。我相信大衛尋親的故事本身具有強烈的衝擊力,但讓多數人的心靈貼近這個故事的誘因恐怕還是他那不堪回首的往事。本片將這段歷史虛化處理猶如釜底抽薪,因為一切故事都是因果循環的,「因」若不足而「果」又如何存活呢?」

那這樣的理解,只會使本片產生和蟲哥對於《我愛哈克比》一樣的觀感,即無力和費解,當然還有失望。但如果立足於現實,你就會發現世界上很多事件,當然也包括電影的成敗,並不取決,依賴於單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