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愛情萬歲--Ai qing wan sui

爱情万岁/ViveL'Amour

7.4 / 4,818人    118分鐘 | Argentina:120分鐘


演員: 楊貴媚 聲音: 楊靜安 導演: 蔡明亮
編劇: 蔡明亮 燈光: 王盛 攝影: 廖本榕 剪接: 宋汛辰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已註銷]

2006-11-06 16:16:38

沒有言語的生活


「在這部出名的大悶片結尾,楊貴媚走在景色蕭條的公園裡,並找了張椅子坐下來,然後進行了一場長達六分鐘的哭泣。」這是我早就聽說過的情節,所以輕易不敢碰這電影。它一直躺在我硬里睡大覺,直到今天才結束雪藏史。
看完才發現,照著電影本身的節奏來看,這樣的長鏡頭並不突兀。蔡明亮似乎喜歡把生活中一個個小細節鉅細無疑地記錄下來,經他這樣一處理,幾乎沒有多少人能有勇氣來面對和欣賞。生活本就冗長而並充斥著無窮無盡的瑣屑,蔡明亮的記錄方式幾乎就是讓觀眾來跟蹤幾個毫不相關陌生人的各種細微的表情、動作,也理所當然地達到了很好的催眠效果。我就在CDI與CD2之間睡了一覺。也許是因為補足了精神,也許是因為習慣了影片的節奏,我覺得觀影的後一個小時比前一個小時好過多了。
蔡導講述故事不交代來龍去脈,影片就這麼直接的進入情節本身,給人不明就裡的感覺,直到進行了一段時間,才看出點端倪來。影片裡主要有售樓小姐小梅、擺地攤的男人阿榮、推銷骨灰盒男人小康三個人,他們都在對方不知情的情況不住進一棟小梅要出售的商品房內,並互相躲避、彼此不見,但最終還是產生了交集。在演員方面,小梅的飾演者叫楊貴媚,阿榮的飾演者叫陳昭榮,小康則是蔡明亮的御用演員李康生。電影中的名字也幾乎就是真實的名字,更覺戲已化人人生。
鏡頭對他們私人生活的描摹細緻入微,卻始終不向觀眾透露他們的內心活動,連台詞都少得可憐,彷彿他們是些不需要交流、不依靠言語來生活的人,幾乎沒有要表達自己的願望。在這裡,每個人都是一座悄無聲息孤島,他們依賴工作,依賴食物,依賴性,依賴愛與安慰,卻惟獨丟棄了話語。與此形成對比的是大量背景音的運用,水的聲音、車的聲音、鄰居喊叫的聲音,在一片嘈雜中,他們的孤獨越發的引人不安起來。
影片中有大量的室內場景,主要就是那棟三人同住的公寓。三個人來來往往的在裡面睡覺、吃東西、洗澡、做愛,空間的侷限性給人感覺非常壓抑,直讓人懷疑這電影的主角該是這棟房子,此三人不過是與房子有了緊密聯繫的過客而已。他們隔絕在他人的世界之外,惟獨與這房子產生親近。因為這樣的原因,最後楊貴媚走在空曠寥落的公園裡那些鏡頭才顯得動人,開闊的室外景、遠近景交織的表現形式,著實讓人從壓抑中走出來透了一口氣。前面的場景越壓抑,這口氣持續的時間就越長。這最後的行走與痛哭,甚至成為影片裡我最喜歡的部份了。當然,影片沒有交代楊貴媚為什麼哭泣,如同其他地方未曾交代過的費解場景一樣,此刻我們也不需要知道這個原因。我們要做的只是感受這怪味人生的氣息,並且將它記住。
《水三部曲》的第二部,沒有愛情的電影,荒涼而怪誕,名字卻叫《愛情萬歲》。這樣悲哀的反諷。只有愛情是偉大的,所以這些小人物的營營役役如此無奈,隨波逐流在不為人知的角落裡,並且無法解脫。
在搜集這部電影資料的時候,找到這樣一段採訪資料:
  
   記者:你的影片總是李康生作男主角,會像杜魯福一樣將他衷愛的演員一直從年輕拍到老嗎?
    蔡:他會願意老演我的電影嗎?如果小康願意,我是會把他從年輕拍到老的,但他真要有一天不演我的戲了,我也不知道怎麼辦。
    記者:長期與一位演員合作,太熟悉之後會不會反而沒有敏感度了?
    蔡:不會,只會覺得畢竟沒有一個人知道生命明天是什麼,永遠不知道,對我來說他永遠是新鮮的,當然我也可拍很多不同臉孔,尤其是電影圈是很現實的,誰紅就用誰,但我有自己的看法,我一直在看同樣的東西,小康真是一直在隨時間改變,我拍了他十年,從他身上看到一個時間的痕跡,很有意思,如果用別人可能不會這樣,但以後會怎樣我不知道,我會有興趣去挖掘這個部份。
  
我一向喜歡看藝術片導演與御用演員合作的作品,儘管冗長沉悶,我想我還是會去尋找《青少年哪咤》和《你那邊幾點》來看的,我也喜歡觀察時間留下的痕跡。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