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夢--Dreams

梦/Dreams

7.7 / 29,224人    119分鐘

導演: 黑澤明
演員: 馬丁史柯西斯 寺尾聰
編劇: 黑澤明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杜揚Seatory

2006-11-02 08:19:43

《夢》:黑澤明式回望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大衛·馬梅說,電影的機制與夢的機制是一樣的。夢中看似不相關的影像並置,到了電影裡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蒙太奇。黑澤明在80歲高齡拍出了他自己做過的《夢》,美妙的色彩,舒緩的長鏡頭,淡化了情節,卻強調了影像世界中的一切可能性。八個夢,八個短片,八個不同的主人公,八個不同的主題。看似互不相關,卻都隱秘而微妙地表現了作者——也是夢的主人對生命的回望和眷戀,也許只有在衰老的過程中,才能愈加沉靜地凝視即將到來的死亡,才會比任何一個時刻都要更加珍視生命,正如他的另一部影片《活下去》所訴說的主題——死亡給我們的啟示,是睜大眼睛好好生活。

太陽雨和桃園之夢:最唯美的兩個夢境。孩子眼中的世界永遠是美好而神秘的。狐狸結婚和桃樹精靈的舞蹈都可圈可點。孩子即使遇到了悲慘的事情,但結局總有一線希望或生機——向狐狸謝罪的孩子看到的彩虹,以及被砍伐得一棵不剩的桃園裡出現的小桃樹。童年多好,做的夢也如此美妙。

風雪和士兵之夢:直面生與死的兩個夢。當我們長大成人,足夠承擔起自己的生命,我們也學會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負責。當死神離我們如此之近,甚至帶著慈善的笑容,當死去的人重新站在你面前,帶著頑固的表情和不甘心的哭泣……於是我們驚愕,惶恐,反思生命。我們確認我們想要活下去,就像那些死去的士兵也始終不肯承認他們已經死去。無論如何,活著比什麼都重要。

梵谷之夢:大師的作品往往需要慢慢去領悟。小時候看梵谷的《向日葵》,以為不過爾爾,而現在重看他的每一張畫,卻是前所未有的驚嘆。油畫特有的神奇張力,狂野而克制的色彩,糾纏在畫布上,都是呼之欲出的力量。
關於梵谷的夢也是八個夢中唯一關於藝術的夢。梵谷本身就是黑澤明的一個夢,以致於他要到夢裡去追尋他。幾乎與原畫如出一轍的景像讓那些油畫突然活了,甚至我們也可以走進去,在實景和畫作、在真實與臆想之間穿梭,探訪,尋問。
作者借梵谷之口,道出自己時日無多,而這更成為他創作的動力。幾個火車頭的畫面和音效並不顯得突兀,而更添了幾分急促的力量。正如該夢的最後一個鏡頭——青年脫下帽子——這是大師向大師致敬的一個夢。

紅色富士山及食人魔之夢:
當標誌著日本的富士山也染上鮮血一般的紅色,充斥著畫面的化學煙霧更顯得張牙舞爪地猙獰。不甘接受死亡的家庭被逼到海邊無路可走,男子脫下外套奮力驅趕向他們逼過來的煙霧,卻顯得如此無力而可笑。
化學輻射使地球變成充斥異化生物的垃圾場,人類也沒能倖免於難,於是大批由人類異化成的食人魔,不停地為自己多出來的角而痛苦、哀號、哭泣,並自相殘殺。
人類創造了化學武器,然後反過來被它們摧毀,對日本這個民族來說,更是一種直指人心的隱痛。這不僅是黑澤明的噩夢,也是日本人民乃至全人類的噩夢,在化學武器的威脅下,全人類的生命就像螞蟻一樣脆弱。在這裡,與其說是夢,更像是對正在毀滅自己家園的人類的諷喻性預言,而說教意味也尤其強烈,是對人類愚行的控訴,也是直到最後一刻對生的執著。

水車之夢:
一個回歸自然的夢,一種返璞歸真式的生活願望。喧囂歸於寧靜,在垂暮之年,大師的心也得到安寧。現代化的社會,膨脹的慾望模糊著我們的原則,混沌著我們的視線,還能上哪去找這樣一片清心寡慾的世外桃源。同樣有關自然,與前面兩個夢則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然而老人的台詞還是太多了些。實際上,那些道理不用過多的說明,人們也能充分領悟。那麼,就揣著一顆平和的心,當是聽一個老人慣常式的絮叨吧。
「有些人說人生艱苦,他們是有口無心,事實上,活著真好,人生真精彩。」大師最後還是帶著美好的夢走了,而這也是大師最後想說的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