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金賽性學教室--Kinsey

金赛性学教授/性学大师:金赛博士/引人入性

7.1 / 50,985人    118分鐘

導演: 比爾坎登
編劇: 比爾坎登
演員: 連恩尼遜 蘿拉琳妮 克里斯歐唐納 彼得賽斯嘉 提摩西赫頓 約翰李斯高 提姆柯瑞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胡安焉

2006-10-14 19:25:31

從《金塞性學教授》開始的道德倫理反思


前幾天看了《金賽性學教授》後,便一直在思考關於傳統與道德的問題。

約束人們日常行為的道德規範,其初衷應該是為了避免由人們利己本能造成的的互相傷害。除人類外的所有動物都是沒有維持社會體系的道德規範的,我們見到的是弱肉強食的生物淘汰規律赤裸裸地呈現在自然界,但這不代表動物們是沒有社會關係的。

雄獅為能與母獅交配會殺死幼獅而促使母獅發情。但這樣的行為是絕對不會被允許發生在人類社會裡的,人類有複雜於動物的感情和理性,對於感情上不能接受的行為,人類創造了道德來相互約束。所以站在個體的角度看,道德的意義是正面和積極的。

道德規範將肯定在一定程度上與人類的本能慾望相左,並使堅強的人感到壓抑,使軟弱的人變得虛偽。但即使如此,道德仍然是利大於弊的。

但既然道德的誕生是源於人們情感驅使而非純粹的理性,而人們遵守道德時又需要服從理性而非純粹的情感驅使的話,矛盾就出現了——每個人具備的情感和理性的形式和程度都是不一致的,所以道德標準也永遠沒辦法統一。
更嚴重的是,在我們身邊的道德中還摻有雜質。道德中的雜質是指那些既非來自理性也非源自情感的東西,是在道德的發展過程中從其它意識形態里強加進來的東西。例如反對同性戀的道德規範,其起源很大程度是來自人們的誤解、偏見及基督教的教義,實際上我們所有人都不能說出它的害處,但大多數人天然地厭惡它。這類經不起推敲的道德規範還有很多。
故對於少部份不幸的人來說,大多數人的道德是很可怕的。我們當然不應該置這少部份人的利益於不顧,但我們也不可能要求全人類都具備完美的理性。故此,我們只能渴求世界上多一些寬容,少一些偏見。大家在道德領域遇到自己不能接受的事物時,假如能判斷其不會傷害到任何人的利益的話,就請儘量寬容之。道德是烈性藥,而寬容是道德的解毒劑。
說回影片,金賽教授在從事人類性行為研究之前的課題是關於昆蟲的,他花了二十年時間搜集了一百萬隻五倍子蜂標本,得出的結論是沒有兩隻五倍子蜂是相同的。而當他開始人類性行為研究後,驚訝地發現人們只認同一種性行為是正常的——婚後的夫妻性行為。

但像同性性行為、婚前性行為、手淫等既不妨害他人利益,也不違背當事人意願的性行為卻被道德所清掃,這卻是令人費解的。金賽教授採訪的其中一名男青年更是經歷了最血腥野蠻的道德,他在十三歲時和自己的同性伴侶湯米在親熱時被家人發現,兩人被殘酷懲罰,湯米因此喪命,而他也在身上留下了一輩子的傷痕。當他帶著憨厚的笑容對金賽教授說道,我不認為我做錯了什麼,我只是希望大家不要帶著那種偏見看待我時,金賽教授開始認識到人類的不同性行為不應當用「正常」和「不正常」去區別,而應當用「普通」和「罕見」去描述……

片子是根據真實人物和事件改編的,金賽於1948年1月5日發表了他建立在大量的真實個例基礎上著成的《男性性行為》一書,將人們普遍不能接受但卻真實存在的情況置於大眾眼前。金賽的研究徹底改變了美國道德及文化領域中關於性的認識。當大眾被迫面對現實後,便都展開了反思。但時代的主流價值觀總是像鐘擺般搖盪,從一個極端到另一極端的。於是在其後的六十年代,在矯枉過正的主流價值動盪下,美國迎來了性開放的革命。絕大部份人認為這場社會動盪是源自金賽的研究,而抹殺了金賽作為一名科學家所具備的對真理無限渴求的高尚品質。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勾勒出來的那個四、五十年代的美國社會在性知識方面的匱乏和對性話題的諱莫如深。由於美國的初代移民是以在歐洲被迫害的清教徒和嚮往自由主義的人為主組成的,而當時的歐洲是世界的文明中心,北美大陸則是貧瘠的蠻荒之地。因此我們很容易聯想到,當時放棄歐洲而奔赴北美的那批人,最起碼要比留在歐洲的同胞善良和手腳乾淨一點。就是這批善良和手腳乾淨的移民的後代,在幾百年後的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承襲祖風地在性觀念方面仍知識匱乏和有著羞於談論的態度,甚至於與當時國共戰爭中的中國相比都是不相上下的保守愚昧的。但這一切都因金賽的研究結果而改變。

我們以前常讚美一些真誠勇敢的自然科學家,他們為追求真理而遭到了掌權宗教或政體的迫害——像質疑了耶和華開天闢地的哥白尼和他的日心說、否定了人類是亞當和夏娃的後裔的達爾文和他的進化論……但時至今日,自然科學已經得到了足夠的尊重,自然科學家們極少因為學術研究而觸犯傳統和道德,當然不是說就絕對沒有,但遠遠不像社會科學家們所面對的滿途荊棘。

金賽在研究項目進行中受到的阻力和野蠻對待是必然的。假如以科學的態度去探索如此接近道德倫理邊緣的命題時,不具備為真理獻身的高尚精神是不可能完成的。但更可怕的是金賽在研究中自己犯的錯誤。我們知道自然科學的實驗室能提供與大環境隔絕的無塵、無菌甚至真空條件,但社會科學卻不行,沒有人能為金賽提供一個不帶絲毫感情,只具備完美理性的助手或研究對象。而當他把接近徹底理性的科學研究方法帶出實驗,帶入生活中時,他自己及身邊助手的生活便因此陷入了一團糟糕之中。

金賽是一名既偉大又痛苦的社會科學工作者,因為他從事的領域是如此敏感又缺乏前人經驗。他幫助很多人挽回了應有的尊嚴和權利,但他的研究結果在公眾普遍的理性思維水平下也導致了負面的影響。

這部影片能給人很多思考的素材。我認為,要避免現實中這種令人窒息的不美好,人們便要在追求道德的時候儘量使自己的行為是源自自己的情感驅使的,而不是脫離情感而單憑理性去約束的。但問題是並非每個人都擁有崇高的思想品德,所以關於希望提高所有人的德行標準來避免現實中的愚昧、野蠻、偏見的願望,會否顯得太理想主義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