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The Motorcycle Diaries

摩托日记/哲古华拉少年日记/骑士日记

7.7 / 104,800人    126分鐘

導演: 華特薩勒斯
演員: 蓋爾賈西亞貝納 羅德里哥塞納 米雅曼斯崔洛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美麗的南方

2006-09-30 09:29:05

依稀回憶起當年年少時


看了《摩托日記》。
然後就想起了1998年夏天我們4個人一起騎自行車從上海到北京的事情。那時我才21歲,比電影裡的切還要年輕。
現在我29了。正和切的同伴格拉納多一個年紀。這也是說,如果我現在再來一次這樣的旅程也不算晚。是啊,我才29而已,還沒有到30歲。

看了這部片子,我又想上路了。

正好昨天晚上整理櫃子的時候還翻出了98年在路上時照的照片,那時的我和現在判若兩人。

其實本來沒想過要看這部電影,因為切的名字不斷被人提起,已經都有些厭煩了。後來看了《不良教育》,後來又知道《摩托日記》裡面的切就是《不良教育》裡面的那個漂亮的男孩演的,於是突然又想找來看了。

看完後,很難把這裡面的切和經常在圖片中看到的那個留著大鬍子、叼著一根雪茄、挺著個將軍肚的革命領袖格瓦拉聯繫起來。只是到了影片最後,他和格拉那多分開時說「這個世界太多不公不義」的時候,才能依稀看出一些他日後的身影。

我經常想,切這樣的人,本來也有著優越的生活,也有漂亮的女友,但他卻甘願放棄這一切,去過轉戰叢林的生活,最後竟被迫害致死。這需要多麼強大的信念。

當然,片中並沒有過多的表現人民多麼苦難,切的感受多麼深刻,反而在很多時候片子的格調是輕鬆詼諧的,這也恰好避免了使此片成為說教片。但是某些片斷,比如他們遇到了那一對共產黨夫婦,以及他們和秘魯的農民們的談話,恰恰成為了影片的點睛之筆。當看到他向礦場主的卡車扔石頭時,我感受到了一種熟悉的感覺,這種感覺也許叫做青春,也許叫做激情。
但其實,如果只從影片中反映的這些表面現象來看,我是難以理解是什麼促使了切會在若干年後成為一名革命領袖的。
革命。是任何時候都需要革命的嗎?看完這部影片,我開始思考這個問題了。

當看到切在生日之夜不顧一切地游泳過河的時候,我被打動了。
這是單純衝動嗎?當在這個人人都會說上一句「衝動是魔鬼」的SB年代時,還有人會有這樣的「衝動」嗎?這時我在想,我會不會做出這種事。是的,請不要說「我很感動」、「我很佩服」之類的話,請想一想你自己會怎麼做,請反思一下你那蒼白的、無聊的、沒有任何意義的、生活。

當現在的「驢友」們為了爬一座不高的山而反覆比較著登山鞋是否高級,背包是否名牌時,在50多年前,一個24歲的男孩和一個29歲的男人已經騎著一輛滿是毛病的舊摩托出發了,而且一走就是1萬多公里。

這就是革命者和庸人們的區別。

想起1998年時,在沂蒙山的老區中,我看到一個年輕的鄉村女教師帶著一群小孩子走進一所簡陋的小學。當時沒有和她聊一聊,這是我現在最遺憾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