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碧海藍天 The Big Blue

碧海蓝天/碧海情深/夜海倾情

7.6 / 48,240人    168分鐘 (director's cut) | France:132分鐘 (original cut) | USA:118分鐘 (edited version)

導演: 盧貝松
編劇: 盧貝松 Robert Garland Marilyn Goldin
演員: 羅珊娜艾奎特 尚馬巴克爾 尚雷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Ye

2006-09-23 20:44:35

碧海藍天


望不到盡頭的忙碌中,更需要去領悟生命之清;夏天是有味道的,且聽且看且聞,做一個夏季的閒人,體驗細節之美;潛入深藍在無聲中尋找力量;於是,視覺化生存,也是一種幸福的方式。

     窩在家看法國導演盧克貝松早期執導的的《碧海藍天》,窗外陽光像斷線的珠鏈,嘩啦散了一地。盧克貝松在10歲那年,第一次見到海豚便跳下海去與之戲水。17歲那年,由於潛水事故醫生告訴他不能再下海潛水。18歲,他開始學習製作電影。1988年,《碧海藍天》給盧克貝松獲得最高的掌聲,並把它送給了需動手術的他的愛女。

     外景地拉至地中海沿岸,當然也包括了義大利最南端的西西里島。西西里清澈見底、一望無際的海洋,佈滿陽光的撫慰,一片刺眼。

     賈克和亞瑟是生活在義大利臨海的兩個小男孩。熱愛大海的男主角賈克(Jean-Marc Barr飾)憂鬱、靦腆,一直想與大海為伍,他在年少的時候,父親因一次潛水發生意外而被大海吞噬。亞瑟開朗、自負。他們共同的愛好是潛水。成年後的賈克和亞瑟各奔東西。
   
     南美洲,金黃色的草原,遼無邊界的冰山,嬌安娜與賈克擦身而過,她望著那個有著漂亮眼睛的男人。冰天雪地裡,她目睹了賈克潛水,遞給他一杯熱咖啡,他們的瞳孔彷彿能望到彼此的靈魂中去。晚上,他敲開她的門,送她一個盛滿海水的玻璃海豚,藍藍的海水映著他的眼睛很深邃。然後,她不顧一切要和他在一起。

     命運的紐帶又將賈克和亞瑟繫在一起,一次挑戰潛水極限的比賽讓他們再次相逢。生命與海洋之間的對話就此展開。我們無法嘲笑賈克的純真,當賈克與海豚一起嬉戲,嘴角優雅的弧度流露出的笑容竟是那麼清澈甜蜜;我們也無法唾棄亞瑟的自大,當一項世界記錄被他刷新時,分明能夠聽到被喜悅激盪後明顯加快的心跳。

     湛藍的海水,海豚和朋友。賈克擁有了很多東西,雖然,他年少的傷痕佈滿纖細憂傷的流年。但他仍把快樂的心情義無返顧地全部承載在碧藍的大海之上。憂鬱是海的顏色,也倒影在賈克的靈魂里。

     喜歡他細長的藍眼睛在凝神的一瞬間的迷惘,整個心都酥軟掉。這樣的一個男人是本不該屬於這個世界。海豚的召喚像一直潛伏的咒語,他離開了嬌安娜,去尋找他自己的碧海藍天。大海是湛藍壯觀和赤誠的,賈克最終與海豚相伴遊向海洋深處,將生命交給海洋的剎那找到夢想的支點。

     也許這部電影想說的是,在男人的世界裡,有比女人和愛情更重要的信仰。

     女人捨棄一切想極力進入男人的夢想世界。當男主角在漆黑的海洋中,循著海豚的蹤跡,潛入深不可測的海底,再也不會回來。女人掙紮著留在岸上,珍藏起一生的眼淚。

     有人看完這部電影的結論是:男人在毀滅世界,女人只是減緩了男人毀滅世界的速度。

     「因為,海里有他畢生探尋的一個夢,為了尋覓它,每次潛水,都很難為自己找到一個上來的理由。」

     從來沒有一部電影,給我帶來這樣一種單純色彩和堅定信仰的衝擊。滿目的蔚藍,視覺的盛宴。熱淚盈眶。那樣赤誠。

     那即是眼睛尋找的幻覺。寧靜致遠。

     在這個日光殘忍的九月。

     自己像沉浸到一個巨大的藍色夢境裡,不斷下潛,漂浮,完全失去重力。這是海的感覺,有著我們人類嚮往的迷戀,博大浩瀚,無法預測的深度,幽藍的海水揉碎我的心情,無法控制玄奇而熾烈的愛。

     下潛,令人失去重力,可以無限延伸的海。它的懷抱里你只能無限下沉,在海洋的最深處,一定埋藏著我們未知的答案。

     「我們給自己幻覺。美好迷離。我們互相安慰。安然幸福。 」


很早之前寫的影評,這部電影改變了我對電影的態度。每個夏末秋初,我都會拿它懷念一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