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驚狂--Lost Highway

妖夜慌踪/妖夜荒踪/迷失的高速公路

7.6 / 153,325人    134分鐘

導演: 大衛林區
編劇: 大衛林區
演員: 比爾普曼 派翠西亞艾奎特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阿佑

2006-08-19 22:45:19

工業激情中的詭異光影解碼——《我心狂野—大衛林奇訪談錄》


  前幾天剛看了《沙丘》。97年第一次看林奇的《lost highway妖夜荒蹤》就被其吸引震撼,滿腦子都充斥了它那符號似的詭異、神秘、黑色的鏡頭語言和工業氣息濃厚陰鬱壓抑又不失神經質爆發似的音樂,從來沒想到電影還可以拍成這樣,它不僅僅是打破了傳統電影敘事結構、邏輯那麼簡單。之後的幾年裡陸續看了他的幾部主要的作品《橡皮頭》《像人》《藍絲絨》《我心狂野》《雙峰》《穆赫蘭道》等等,個人覺得它們像《lost highway》一樣都是精品,包括那部林奇自己都認為是失敗的讓製片商血本無歸的大製作《沙丘》(真是覺得對得起科幻兩個字,可見林奇在造型、想像力上的能力非同一般)。當然失敗主要是因為這部片子他沒有拿到剪輯權,作為一個商業片,導演要想拿到剪輯權是很難的。
  詭異、不安、神秘、找不到北的感覺是大部份人第一次看過林奇作品後感覺,然而一直以來林奇基本上不對自己的電影做文本分析,即諸如導演闡釋之類的,他把他的感覺經驗用直截了當的方式處理觀念、影像和情節,當然大多數人也就無據可循。細看林奇的背景和他的影片,這感覺經驗可能大多來自於一個超現實主義者對精神、冥想、夢境,幻覺和現實清醒狀態之間的興趣。在《我心狂野—大衛林奇訪談錄》一書的序中提到,林奇試圖傳達的無法定義的「氛圍」是與一種智識上的不確定性緊密聯繫的,即「迷失於黑暗和混亂中」,此時詭異現身。
  
 佛羅伊德說「詭異之所以成為詭異就是因為私下裡我們太熟悉它了」,「心安理得」「熟識常見」變為「毛骨悚然」。(當然佛洛伊德僅僅是林奇的一個索引,而大坨大坨粉絲愛拿佛洛伊德解釋林奇的作品著實是對他的一個簡單化,綫條化。倒是拉康的東西也許可以解釋得更多些)
  
  詭異在早期美學上表現在於描寫明顯善意熟悉的內部是如何被一種異己的存在可怕侵入而打斷的,這在《橡皮頭》《像人》《藍絲絨》《雙峰》,《妖夜荒蹤》可以看到林奇暗用了善惡的雙重人格以及明示的不確定神秘人物。工業化電子化時代的大城市興起,人與人、自然、歷史之間的斷層延伸出各式各樣的現代精神焦慮症更表現為一種空間性的恐懼症,《橡皮頭》的怪胎、暖氣片、工廠、《像人》的夢境中佈滿噴氣管道的隧道、《藍絲絨》溫暖小鎮夜晚中冷漠街道、公寓等......都是工業社會帶來的林奇常慣稱之為「氛圍」映射下的投影。林奇的人物大多被空虛的空間、恐懼包圍,深陷自我的人生不確定性的地理環境中小心應對,不能自拔。不安全、疏離、缺乏方向和平衡感,這也是詭異產生的一個原因。書中說林奇經常採用抽象地方式表達他的觀念,所以以上幾點在有些片中不是很明顯,但是它們並沒有藏起來,要信任我們的耳朵和眼睛帶來的感覺,通過影像,這些抽象物的本質就會彰顯出來。
  
  大眾在看電影時總愛強調故事、劇本甚至對白(那去看電視劇不更ok),但真正的電影人可能對片子結構、人物關係、構思與片子完美的結合是更注重些。書中說很少有象林奇那麼深入地探求過電影的最根本要素。林奇對聲音和影像的結構,對台詞和動作的節奏,對空間,對色彩和音樂的本質性力量的敏感,使他在電影這種媒體的正中心工作,使他在電影語言方面卓然獨到。
  
  學會讀畫面可能是比較困難的一件事,還在學習中。書中林奇也沒有對每一部片子做出具體的闡釋(他在和演員合作的時候也不是按照傳統解釋劇本,朗讀劇本輔導演員表演,只是針對片段做出零碎的或架式的指導)。但是看過《訪談》以及他相關的資料後我也許不會過多糾纏於電影到底講的是一個什麼邏輯故事,更重要的是我們看到了林奇如何通過他特有的鏡頭語言-----超現實幻境、精神的分崩離析、不安的夢境、陰鬱黑色的詭異、怪異工業味道濃重的音樂,向我們揭示和解釋了物質世界和人的精神世界是多麼具有衝突、碰撞、迷亂、神秘、不唯一性的。

  套用書中的一句話林奇的片子永遠都是常看常新的片子.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