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蝙蝠俠:開戰時刻--Batman Begins

蝙蝠侠侠影之谜/蝙蝠侠前传侠影之谜/蝙蝠侠开战时刻(台)

8.2 / 1,577,209人    140分鐘

導演: 克里斯多福諾蘭
編劇: 大衛高耶
演員: 克里斯汀貝爾 米高肯恩 連恩尼遜 摩根費里曼 蓋瑞歐德曼 渡邊謙 凱蒂荷姆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cutebug

2006-08-11 22:35:32

永遠的蝙蝠俠(1)(PS:不完全根本片有關)


 最近一個星期內,連著把華納公司的5部蝙蝠俠電影都看了一遍,很多人都以為89年那部batman是蝙蝠俠初次登上大螢幕,其實不然,作為美國漫畫英雄的代表人物之一,早在40年代就已經拍過幾部蝙蝠俠電影,但當時由於技術所限,以及這些電影都僅是針對兒童觀眾而拍,所以這幾部電影都沒有引起太多反響,另外,在電視開始興旺的60年代,電視台(具體哪個不記得了)也看準這棵搖錢樹,拍了一系列蝙蝠俠電視劇,初期很受歡迎,收視率很高,但隨著這個系列開始變得亢長乏味,觀眾們也開始不買帳,最後電視劇也慘澹收場。後來,蝙蝠俠的東家DC COMICS被華納公司收購,華納公司決定推出新的蝙蝠俠電影,於是,就有了現在為人們所熟悉的這5部電影。

              

The Heroes:

      既然是蝙蝠俠電影,頭號英雄自然就是我們的蝙蝠俠同學了,或者說,是布魯斯韋恩同學。蝙蝠俠可能是美國漫畫英雄中最富有的,但也可能是最容易被擊倒的,因為蝙蝠俠不像超人蜘蛛人他們都有超能力,蝙蝠俠沒有任何超能力,完全就是普通的地球人一個,但是......布魯斯韋恩可是超級富豪,所以就能搞出很多先進尖端的裝備把自己武裝起來,成為令罪犯聞風喪膽的超級英雄。在這5部電影中,扮演過蝙蝠俠的一共有四位。第一位就是麥可·基頓,當年他被選中出演蝙蝠俠令很多人大跌眼鏡,因為當時基頓並不是很當紅的一線明星,而且他比較出名的是演喜劇,媒體都很不看好他能扮演陰鬱深沉的蝙蝠俠,甚至有報紙寫文章大肆諷刺基頓(順帶說一句,當時開拍蝙蝠俠可是娛樂界的一件大事,有關選角開拍的事都能登上報紙的頭版,上面說那篇諷刺文章也是登載在報紙的頭版上),但導演蒂姆·伯頓力排眾議,堅持使用基頓。最後的結果證明啟用基頓是成功的,電影獲得觀眾和影評家的一致叫好,票房大賣,基頓的演出也得到肯定。蒂姆後來說,他之所以起用基頓,原因就是看中基頓的眼神,因為蝙蝠俠是一個戴著面具的角色,所以不大可能有什麼面部表情的表演,眼神就成為很重要的一個因素,而基頓的雙眼炯炯有神,帶著一種堅定絕然的感覺,能很好的表現出蝙蝠俠的英雄氣概和正義氣質,所以被選中。

      此後由於第一集的大受好評,第二集的開拍也就順理成章了,主演仍然是基頓,這也表示華納對基頓演出的肯定。由於第二集導演蒂姆的堅持,所以第二集華納高層沒有過多插手拍攝,讓蒂姆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拍攝,從而使第二集比第一集更加具有哥德式的陰暗風格。95年第三集開拍時,華納公司決定改變電影的風格,於是找來了喬·舒馬赫擔任導演,將此片拍得極為華麗奇特,充斥N多的電腦特效,動作場面也更為火爆。本來華納和舒馬赫都打算讓基頓第三度扮演蝙蝠俠,但基頓拒絕了,他聲稱的理由是認為自己已經無法突破前兩集的演出(不過個人認為有部份可能是因為這一集不再是基頓的好友蒂姆導演,所以基頓也拒絕出演),在經過一輪選角之後,最後選定了當時開始嶄露頭角的英俊小生方基墨來戴上蝙蝠俠的面具(方基墨後來說到當時被選中時的前一夜,他正好在非洲拍攝一部電影,晚上跑到一個山洞裡去,在那裡看見了棲息在山洞裡的蝙蝠,結果第二天華納就打電話給他,問他是否願意出演蝙蝠俠,方基墨認為這是GOD給的一個暗示,呵呵)。方基墨在本片中的布魯斯韋恩扮相相當帥氣儒雅,蝙蝠俠造型也由於設計得更為緊身的衣服而顯得十分性感漂亮,方基墨的眼神不如基頓有神,但本人的英俊掩蓋了這一缺陷,動作場面的增多也凸現他的不凡身手(儘管很多是由替身拍的),從而使方基墨被認為是最成功的蝙蝠俠。

      第三集的票房成績超越了前兩集,讓華納公司賺得盆滿缽滿,因此在第三集之後,華納就匆匆上馬,籌備開拍第四集,拍第四集的時候,玩具廠商的贊助資金成了大頭,因此玩具廠商也對拍攝事務插了一隻腳進來,導演舒馬赫後來在訪談中也無奈的說,當時很多事情,包括角色的造型,某些情節的發展,都受到玩具廠商的影響,因為廠商要根據電影製作玩具,與電影同時推出,所以不能讓電影出現一些他們認為可能會對銷量造成影響的東西。而在上一集選用大帥哥方基墨出演獲得成功後,這一集再次決定起用大帥哥來擔綱主演,但不知道為什麼沒有再找方基墨(幸乎?不幸乎?),而是找來了當時因為出演電視系列劇仁心仁術而走紅的喬治·克魯尼,平心而論,克魯尼的演出中規中矩,沒有什麼太差的地方,但是他戴上頭罩,變身為蝙蝠俠的造型,總讓人感覺很彆扭,這是因為他的氣質是他看上去更像是一個儒雅斯文,彬彬有禮的公子哥兒,完全不像是個拯救歌譚市的孤單英雄,他單獨扮演布魯斯韋恩這個富豪可以說完全適合,但在電影中飛簷走壁,大打出手,就看上去不像他能做出來的。最後,第四集也成為華納的蝙蝠俠電影中最失敗的一集,票房遠不及上一集,影評家也是口誅筆伐,使得華納公司也心灰意冷,停拍了蝙蝠俠電影。

      一直到2004年,華納公司看到漫畫電影最幾年的走紅,蜘蛛人,X戰警等紛紛出現在螢幕上大顯身手,就又想到了曾經的搖錢樹,於是決定開拍第五集。第5集相對於前四集完全不同,前四集的故事基本都取材於漫畫情節,第五集則另闢捷徑,僅僅利用漫畫中提到的蝙蝠俠幼年目睹雙親被殺的事情,而拍攝布魯斯韋恩是如何成長為蝙蝠俠的這一過程,這一過程在漫畫中完全沒有提及,因此編導們便可以天馬行空,自由發揮。這一集的導演是因為執導《失憶》而名聲大噪的克里斯多福·諾蘭,諾蘭以拍小眾劇情電影成名,拍攝這樣的暑期動作大片實屬首次,但他卻成功地把這一部拍得無論觀眾還是影評都交手稱好,在這一集裡,動作場面仍然相當火爆,但諾蘭更多地把著眼點放在蝙蝠俠的心理性格上,以布魯斯韋恩幼年因受蝙蝠驚嚇而產生的對蝙蝠的恐懼,因目睹雙親被殺而產生的強烈負罪感出發,描寫布魯斯韋恩如何戰勝心理的陰影,將自己對蝙蝠的恐懼轉化為敵人對蝙蝠的恐懼,從而成長為一代英雄。而這次戴上蝙蝠俠面具的,則是名氣不大,但演技實力已具相當水平的克里斯蒂安·貝爾。貝爾本身具有一種亦正亦邪的氣質,恰好貼合布魯斯韋恩在成長過程中在正邪之間搖擺的過程,可以說超越了前幾任蝙蝠俠,再度塑造了一個真實可信,令人信服的蝙蝠俠,讓人感覺蝙蝠俠不再是漫畫中那一個平板的形象,而是在現實中確實存在的栩栩如生的蝙蝠俠。貝爾同時也是一個相當敬業的演員,在拍蝙蝠俠之前,他拍了《機械師》這部電影,由於劇情需要,貝爾將體重驟降到120磅,瘦得雙頰下陷,皮包骨頭,而拍完《機械師》後,他又在兩個星期內將體重回升到220磅,並鍛鍊出一身健碩的肌肉,立即投入蝙蝠俠的拍攝。四任蝙蝠俠的形象,按照我個人意見,麥可·基頓的蝙蝠俠造型最為傳神,方基墨的布魯斯韋恩形象最為相像,克里斯蒂安·貝爾則是綜合形象最佳,喬治·克魯尼一無是處。而由於貝爾在電影中要承擔比其他三位更多的心理戲,而其表演也相當到位,所以個人最喜歡貝爾的這個蝙蝠俠,基頓和方基墨並列第二、

碼了半天字,有點累,其他的heroes和反派人物們(其實他們才是我在蝙蝠俠電影中的最愛)下次再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