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荼蘼泡沫

2006-07-31 19:31:28

觀望著的彼岸燈塔


「你說冥冥中會不會有另一個人和你一模一樣,我們在這個世界上,並不是孤單的?」在現代人的自我意識越發覺醒的時候,法國電影《兩生花》卻在十五年之前就給我們提出了這樣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如果是同樣題材的電影,我相信日本人會拍成一杯白開水,採用明亮色調在沉靜和清新之中彰顯疼痛,如岩井俊二典型的風格;而韓國人的處理方式則是將著眼點歸於情節層面,醞釀醞釀再醞釀,鋪墊鋪墊再鋪墊,最終將悲情進行到底,讓人哭到死絕。法國人秉承了一貫的將浪漫進行到底的傳統,浪漫主義在法國人來說甚至不是一種表達方式而在這個國家發展的歷史的沉澱和積累之中成為了一種主流的生活態度。情節簡單而發展緩慢的電影,若是由好萊塢這樣的電影生產商來拍攝,相信票房成績大抵上不會很好。卻由於法國人關注的種種諸如燈光、鏡頭的切換、人物的每一個細微的動作等等,而變得像一杯淡淡的綠茶,儘管入口綿軟,回味卻是悠長。

火車緩慢地前行,陽光透過玻璃窗溫和地瀰漫進來,金黃色的幽雅的色調。她靠在窗邊,孤獨而又柔美的微笑,修長的手指划過的是弧度的感傷。輕輕轉動的光滑圓潤的玻璃球,在陽光的折射下好似也有了溫度。一片片窗外的景物同樣緩緩地掠過,樹木、天空。有種眩暈的錯覺。讓一切規則的事物變幻,變幻。擠壓在逼仄的空間裡,既而突然感覺到內心深處隱隱的感應,時空卻已經一換經年。

一個波蘭少女,一個法國少女。一般年紀,一樣的名字:維洛尼卡。同樣深色的頭髮和棕綠的眼眸。她們有著一樣天籟的嗓音、音樂天賦,和缺失的健康:先天性心臟病。

波蘭的維洛尼卡的聲音在清澈的雨中迴蕩在天際,由於感懷傷逝還是更多地感受到音樂的美感,她唱著自己的歌曲,抬頭看天上,雨水混合著淚水一起流得滿面。她是如此地熱愛音樂,唱歌的時候像是在雲朵之中飛翔。高高地躍起輕盈地落地,好似一顆塵埃墜落,不發出任何的聲音。她在一次登台演出的高歌之中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如此輕如此不經意。被關在了黑漆漆的匣子裡。

影片在處理這段的時候,所使用的視角很新穎。似乎一直是以死去的波蘭女孩的視角來觀望著在她離開這個世界之後人們圍繞她的所有發生:在她倒地之後,整個演出隊型甚至觀眾席全部湧上了舞台,來到她身邊。女孩細瘦的手指無力地垂在地板上,表明了生命跡像已經遠去。之後在安葬的時候,好似女孩能夠看到每個參加葬禮的人為她填的那一捧墓土,就這樣漸漸遮住陽光,就這樣漸漸與生者隔絕,從此長眠地下。

與此同時,法國的維洛尼卡推開了正在纏綿的男友,無來由地陷入不能自抑的感傷。小小的舞台屬於身穿白紗的精緻木偶人,且就踮起腳尖演這一場戲。脆弱而美麗的人偶呵,宿命等待她的是消耗和毀壞。但是導演並沒有讓這場戲過份傷感,最後安排了人偶在光線之中化成為絢爛的蝴蝶。

法國的維洛尼卡在觀看演出的過程中,背後感受到一個男人關切的視線。我是因為感受到你的關切,於是才開始愛你。而你呢,是因為感受到我的愛,於是也開始愛我了。可是我不能夠確定,這樣的愛情,究竟,能夠持續多久。

他的側影很美。他是因為看到我很像是曾經熟悉而將視線投注。他刻意安排我們的相遇要在非一般情況下進行。於是我對父親說,我戀愛了。但是我不知道對方是誰。他給我寄來空無一物的雪茄盒子,好似是有感應一般地,在我打開包裹之前我已經知道裡面的內容。將這個盒子深深地湊到鼻尖,嗅到的不僅僅是空穴來風。他給我寄來一盒錄音帶,父親說信封上的字寫得很漂亮。我一遍遍地聽帶子並且最終從中找出線索,在火車站附近的咖啡館找到了他。

但是,他認為我是另外一個維洛尼卡。得知這樣的真相對於我來說並算不得不可承受的輕,卻在倉惶離開咖啡館之後莫名心疼,跌坐在車來車往的大街上。我掩面離去,卻還是要在不遠的隱蔽處觀望他之後的動作,心裡隱隱地仍有期盼。

可是,他就這樣從距離我最近的地方擦身而過了。即便之後再次相遇他說對不起,可是我知道我們再也回不去。或許在這樣的情況下彼此安慰之後離開,就是對我們彼此最好的結局。

表演偶人的藝人量身做了兩個同樣具有我的外表的木偶。他說偶人脆弱易碎,可是我不知道我自己是否也是同樣易碎。一個偶人被他拿在手裡,好似具有生命;而另一個靜靜地躺在桌上,那樣安靜地似乎想要訴說一些什麼。

但是,我無力思考。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