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魔鬼終結者--The Terminator

终结者/魔鬼终结者/未来战士

8.1 / 923,356人    107分鐘

導演: 詹姆斯卡麥隆
編劇: 詹姆斯卡麥隆 Gale Anne Hurd
演員: 阿諾史瓦辛格 麥可賓恩 琳達漢彌頓 Paul Winfield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糊塗羊倌

2006-07-27 19:03:44

我還會回來的


《終結者》(1984)《終結者2:審判日》(1991)《終結者3:機器的崛起》(2003)

記得小時候看一部動畫片,每一集結尾,受挫的反派總要說」我還會回來的」。後來知道這是阿諾在《終結者》裡的名言:」我還會回來的。」(I』ll be back.)直到今天才知道這是一個來自未來的使徒拯救」聖母」並成為救世主父親的荒謬故事。

卡梅隆的片子中,最好看的往往也是最愚蠢最濫情的。在他拍攝的前兩部《終結者》里,第二部的車輛追逐和槍戰場面最精彩,人物也更豐滿。《審判日》最長,導演剪切版長達152分鐘,不過這部片子表達了一個愚蠢的思想:機器人有自我意識後導致的核戰爭浩劫應歸功於製造機器的人。片子裡,」聖母」莎拉·康納為了挽救世界去殺製造出超級晶片的科學家。其實,她應該去殺馮·諾伊曼和愛因斯坦,最徹底的辦法是穿梭時空去殺掉第一個拿起木棒當工具的古猿。

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同年鐵娘子柴契爾任英國首相,此後在1981年強硬的雷根當選美國總統。直到1985年戈巴契夫上台,世界局勢都異常緊張,戰爭空氣濃厚,因此又被稱為」二次冷戰」。這段時間裡,雙方都亮出核武互相恐嚇。當然,期間螢幕上也籠罩著核戰爭的陰影。《終結者》就是此時誕生的。

在那樣瘋狂的時代,面對絕望的公眾,拍出一個荒謬的故事還是可以理解的。1991年的時候,柏林圍牆倒了,蘇聯也解體了,美國人夢裡都害怕的威脅煙消雲散了。可以理解,對手化成空氣後,得找一個更深層次的敵人,卡梅隆成功了,確實也迎合了大多數人的心理,可確實也蠢了些。

2003年的這部就是純粹撈錢的作品了。連卡梅隆先生都堅持說故事早在第二部里就結束了,不願拍了。在這部喬納森·默斯托執導的片子裡,除了看到電影特技的進步之外,啥也看不到–」救世主」約翰·康納形象猥瑣,太失敗了。有意思的是,這樣一部抱怨電腦時代的影片,其效果恰恰是電腦創造的。施瓦辛格在這部影片裡沒再說」我會回來的」,因為他要實現美國夢。他當加州州長去了,終結者真的被終結了。

http://my.donews.com/buckzhao/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