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徵婚啟事--The Personals

征婚启事/ThePersonals

7.2 / 651人    Belgium:96分鐘 | USA:104分鐘


演員: 劉若英 伍佰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馮在

2006-07-08 22:28:33

選擇你所能承受的


《徵婚啟事》給人的感覺,它就是一部為劉若英量身訂做的電影。
劇中劉若英飾演的眼科醫師杜賈珍化名為小姐在報紙上登載徵婚啟事,原來是因為她愛上了一個不該愛的人。刊登徵婚啟事,日復一日地相親,到底是為了排遣內心的寂寞,或者終究存著僥倖的心理,我們不得而知。
她總不忘把她見到的一個個男人描述給他聽,還有和那些男人的談話,自己見他們時種種複雜的感情,都一併用充滿感情的聲音說給對方。這樣的堅持不懈,或者因為她相信對方一定能聽見,或者僅僅是因為,卸下白天的偽裝,晚上,在一個不需要自己設防的男人面前,她需要做回真實的自己。
在電影很長一段時間裡,每一次和她見面的男人各有各的特點,有香菸檳榔不離口的王朝明,有堅持要幫她試穿鞋子的餐廳經理,還有試圖說服她當舞女的A片經紀;症有一見面就想和她上床的,有被媽媽帶來的患有自閉症的小男孩,也有她從沒有料到會出現的女同性戀;有口口聲聲說想安定下來卻在整個談話中電話不斷的演員,有只是為了來揭穿她身份的盲人,當然,也有十分坦誠的陳先生……在那個固定的茶館裡,一張桌子兩張椅子,形形色色的男人輪番登場,影片中呈現的絕大部份幾乎能讓所有的女觀眾絕望:這個世界單身的男人,都是怎麼了?
然而,就算是為排遣寂寞也要,發洩情感也好,自始至終,家珍並沒有一絲惡作劇的意圖,在竭力保護自己的同時,她也在盡最大的努力尊重每一個來和她見面的人,她從不說對方不好,她說得最多的是,我沒有想過:我沒有想過和一個與自己性別相同的人結婚,我沒有想過有一個視力有障礙的人會來和我見面,我沒有想過要把自己託付給……總之,她在堅持著自己的標準,然而,這些男人,都在她的標準之外。或許這樣的失望是她一開始就聊到的,她的重心不在於要遇到一個怎樣的人,從頭到尾,她都在想著一件事,那就是:如果有一天,你推門進來,我該怎麼辦?
事實上,與其說她在想著那個人推門進來她怎麼辦的問題,不如說她其實在期待,期待有一天他真的推門進來。
然而,一切的幻想都在那個女人拿起電話的那一刻被打碎,她等到的只是他已經離開人間的消息。
最後一絲希望破滅之後,家珍會怎樣呢?作為眼科醫生的她,是選擇繼續對現實視而不見,躲在無垠的黑暗中,還是像教授說的那樣,選擇自己能承受的,敞開心胸,接受正常的生活呢?
對於家珍來說,一份基於道德的尺度無法深入發展卻又無法放棄的感情,只能是一種無盡的折磨。而最終自己所愛的人的徹底離開,給她帶來的到底是解脫還是更深的痛苦?我們都無從知曉。或許教授對她的勸告會有用,那就是:選擇你所能承受的。或許陳文茜那段經典的說法可以幫她,那就是:如果你不把時間想像是一種靜止的,而是一種比較延長的關係。比如說,想像自己是一個寫劇本的人,或者你想像你自己是一個導演的時候,你就會想,故事是會在發展的、會有後續,你可能就不會覺得靜止的那一刻有那麼重要,是世界的全部,悲傷那一刻的眼淚,好像是全世界的那一刻,而必需要去重視那一顆眼淚。你會知道這只是一個過程,而且你可能還更會發現,這個悲傷如果你不馬上負起責任來,勇敢的承擔起來,你以為自己是一個劊子手,反而將來是給對方傷害更深,挫折更大。如果你有這種理性的認識,處理起來會比較有勇氣。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