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紅在革命蔓延時--Le fond de l'air est rouge

红在革命蔓延时/AGrinWithoutACat/没有猫的笑容

7.9 / 1,064人    240分鐘 | 177分鐘 (1993 version)

導演: 克里斯馬凱
編劇: 克里斯馬凱
演員: Laurence Guvillier Davos Hanich 尤蒙頓 西蒙‧西格諾蕊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陳分奇

2006-05-22 13:55:24

《紅在革命蔓延時》:1960至70年代環球革命記錄


Chris Marker拍竣於1977年的A grin without a cat《紅在革命蔓延時》其實是往前十年間,即1967年以降遍佈世界各地的諸種革命記錄。當中包括了許多早已被過度演繹作成符號,流連於不同文本卻讓陳某這一代年青人不知其所以然的火紅事蹟。比如是陳某首先在《斯德哥爾摩情人》中讀到的智利阿連德、米蘭.昆德拉掛在口邊的布拉格之春、Rambo裡面的越戰、《戲夢巴黎》內的五月風暴甚或是《一個人的聖經》讓我確實認知到的中共文革,以致長毛汗衫上的哲古華拉都一一被這部長達三個小時又十五分鐘的紀錄片包裹在內了。

另外,認識Chris Marker的人都應該知道,他除了從事多種媒體創作外,同時也是一位足跡遍佈地球多個角落的遊人。這點也從本片許多非官方、非主流媒體式的遊行紀實鏡頭中反映出來,讓人明白Chris Marker確是設身處地在革命群眾當中,並未如站在高處斜睨眾生的高檔知識份子一般,也就因此特別叫陳某欽佩。

但由於電影包含的內容太多,洋人外文的運轉速度太快,說來也無法讓陳某對上述各項加深了多少認識。不過Chris Marker的影像始終展現了其應有的力量,陳某於觀影過後還是沉下了一整顆的心。

陳某本來想要去感受一下革命的火紅熱情,但Chris Marker卻選擇道出真相。他讓迷信群眾力量的陳某從上述被過度標籤的事蹟中清醒過來,他把這些革命中真實而弱小的一面告訴了我。而究竟接著該往何處去的問題,則以片末於荒野逃避直升機上神鎗手追擊的狗兒命運造為解答:

一望無際更顯無處容身,縱聲嘶力歇,終究還是走不得。
僅餘下最後一聲哀怨。

步齣戲院,陳某給自己提了兩個問題:

一、為什麼當年美國參加越戰會遭遇到幾近全球的反對浪潮,而今日美軍對他國的暴力鎮壓卻相對地讓這麼多人覺得可以接受?

我嘗試先撇開兩代人對時事的關注程度不談,就事件和大環境的差異出發。

事件:
越戰是別國內部的政治衝突而近年的不論是伊拉克還是阿富汗均被定性為對他國有害的反恐目標。也就是說,當年美國參加越戰僅為政治意識上的角力並未有如今日的反恐戰爭般出師有名。

環境:
越戰時期正值冷戰兩邊陣營對抗得至為熾熱的一段日子,加之當時歐洲盛行著新左翼思想,他們的矛頭本來就指向美國,再經跟左派對著幹的越戰參興,自然讓美國更加惹火。反觀當代美國經傳媒的渲染下,以一個於恐怖份子手底下無辜受害的角色跟聯合國一道出兵,遭遇到的反對聲音相應被減至最低也確實無可厚非。

但如果今時今日我們還有一個JOHN LENNON存在的話,情況會變得比較接近嗎?

或者有說兩件事情根本不可比較,越戰糾纏的時間和傷亡的人數比今日的反恐戰爭多上了不止百倍。但如依此思維出發,也即武器較有效率的話,使用武力就變得愈來愈容易讓人接受了嗎?
那麼我們不是反戰,而只是反傷亡罷了。

二、那個年代的人們對意識型態有堅持,會為此展開抗爭,而且主導的都是沒有利益衝突的學生,可今日我們還會有這樣的堅持嗎?

這個答案就更加明顯了,活在後現代氛圍的我們早已變得務實,不再對烏托邦社會抱持幻想,對於改造社會的宏偉敘述我們已吃虧夠了。但陳某不認為我們這就失卻了全部的希望。我們只是變得清醒,了解到有很多零碎卻逼切的問題需被先一步解決,於是這一代的抗爭以保護弱勢社群為主。

這個答案比較簡單,可對於曾經把革命浪漫化的陳某來說卻是不易接接受的。我仍然會為抱持宏大理想的抗爭而感動,就像阿連德於智利的911中被活活炸死於總統府後,藉由女兒於古巴向卡斯楚傳達的這番話也終究讓我掉下了淚水。

「卡斯楚,我說過我會做好自己的工作的。」

縱然我知道阿連德其實很愚蠢。
留得青山在啦。

最後想要提一下,紀錄片內讓陳某至為印象深刻的一句話:

「德國人當時都懂得對巴黎手下留情,我們現在的學生反而想要毀掉這裡。」

這是在五月風暴的部份中節錄出來的訪問對白。
革命的光環終於被摘下了。

這反而讓陳某找到出路。
我們該不時停低提醒一下自己,這分鐘,別個世界裡受苦的人正在想著些什麼了。

所謂化悲憤為力量,可以並不止於是個人悲憤的。

陳某要和平又要抗爭,WE BLOG!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