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暗戀桃花源--The Peach Blossom Land

暗恋桃花源/暗恋桃花源电影版/ThePeachBlossomLand

7.6 / 404人    107分鐘

導演: 賴聲川
編劇: 賴聲川
演員: 林青霞 金士傑 李立群 顧寶明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和菜頭

2006-05-19 00:34:32

暗戀桃花源


我曾經無數次說過,我是個相當頑固的人。這些年裡我若還有些尺寸進步,全是託了我朋友們的福。是他們的無比耐心,終於讓我讓步,接受他們向我推銷的一些新概念。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他們比我更頑固。

這幾天談論郭德綱的相聲,要談論他就必然談到傳統相聲。要談到傳統相聲就必然會談到台灣相聲名段《這一晚,我們說相聲》。於是,李立群這個人就浮出水面,賴聲川便已不遠。從2000年開始,我歷次去北平,基本上都是我的朋友老雕接待。在這六年的時間,他不下三次和我談起過李立群,說李立群說的才是相聲。並一再懇求我去找李的DVD或者磁帶,說是叫我一定要聽一下。但是我很頑固,頑固之外還兼懶惰,所以一直沒去找。

這幾天我非常想聽李立群說相聲。但是在昆明市面上我從來沒有見過這方面的音像資料,所以只能非常冒昧地打電話給老雕,問他是否有散碟,我只要其中的幾個經典名段。24小時以後,來自北平的限時專遞已經放在了我的辦公桌上。打開一看,不是散碟,而是賴聲川的表演工作坊合集錦盒,一共十七張DVD。唉,這個老雕喲!紙封上他還註明了哪幾部一定要看,勸我帶上假牙和紙巾。

昨天晚上,我看《那一晚,誰來說相聲》,覺得風格大異。嚴格地講,那並非傳統意義上的相聲,而更類似一場話劇。相聲只是個形式,形式之外有嚴整的故事情節和時間順序。我曾經在評價郭德綱的相聲時說過:相聲是一種市井文化。可能現在有必要修正這個觀點,相聲也可以很高雅,甚至可以很文化,關鍵是看本子是誰編的。觀看DVD的時候,台灣觀眾的素質之高給我很嚴重的衝擊。相聲里有一段說到父親要打包行李回大陸,這時候滾落出了兩個橘子,父親急忙去撿起來。演員在台上說:「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台下立即笑成一片,因為這是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裡的句子。演員這麼說不恐怖,導演那麼編不恐怖,而演員念白到觀眾大笑之間時間間隔之短讓人感覺非常恐怖。我們除了講黃色笑話的時候,很難有那麼高領悟力的觀眾。

今天中午,突然接了老雕的電話。劈頭就問我:「看了點什麼沒有?」我告訴他說我已經看了《那一晚,誰來說相聲》。他一聽我這話當時就急了,厲聲問我:「為什麼不看我推薦給你的那三部?那才是真的經典!」當時我站在大街上,臉都紅了,窘迫異常。回家以後第一件事就是翻出《暗戀桃花源》來看,2小時 10分以後,我覺得必須寫一篇BLOG。

《暗戀桃花源》不是相聲,賴聲川和李立群把它做成了2小時的舞台劇?或者是話劇?我不知道這些概念之間有什麼不同,反正是在舞台上表演的戲劇。本來,我對這種藝術形式有本能的牴觸情緒。在我很小的時候,看過一些話劇,內容是一群無論男女老幼都擦胭脂的演員,用踩了電門的聲調,演出一場宣揚精神文明建設的戲。總有一兩個二流子或者小心眼,最終被改造過來,轉變了思想,奔向大家的懷抱。我覺得看話劇,要比勞改都難受。花幾個小時,看一幫SB演一出內容 SB到頂的劇,聲音又尖又刺,這比蓋世太保的刑訊室還厲害。我成年以後甚至沒看過《茶館》和《雷雨》—小時候內傷受得重了,跟他媽的中的玄冥二老的玄冰掌一樣折磨人。後來看周星馳的《喜劇之王》,裡面演出《雷雨》時,我笑得比誰都響亮。現在想來,那是純粹的無知者無畏。

看完《暗戀桃花源》以後,這種印象完全被扭轉了過來。我想說的是:其實,舞台劇很好看。長年不接觸,一接觸就是先鋒級的,實驗類的,沒想到我一下子還都接受了。《暗戀桃花源》在設計上就很先鋒了,舞台上是兩套班子。兩波演員在台上演演員,分別在排練兩部戲《暗戀》和《桃花源》。你這兒正看得入戲,突然一個導演模樣的人跳將出來,把演員大罵一頓,說這裡演得不好,那裡演得不對。一出一入之間,讓人覺得非常有意思。

《暗戀》說的是二戰結束後的一對戀人在上海分別,約好來日再見。不料內戰爆發,男的去了台灣,就此斷了聯繫。最後,垂垂老矣,在台北的醫院裡臨死前登尋人啟事,想再見當年的女朋友一面。終於舊情人相見,諸多舊日情懷歷歷在目,怎一個「你那冰涼的小手」了得!《桃花源》說的是漁人老陶的老婆偷漢子,遂大怒出走,來到了桃花源。在那裡遇見了一對夫婦,剛好和自己老婆及老婆姦夫長得一樣。日子雖然快樂,但是總還是想回家。等回了家,發現姦夫淫婦過著並不快樂的生活。失望之餘,再返桃花源,卻找不到來時路。

兩齣戲擠在一個台上演,高潮處連台詞都能相互接上,讓人對導演的水準嘆為觀止!而這兩齣戲又相互映射,中間由一位神秘女子連接起來,講述「找尋」這個主題,談夢想和現實之間的關係。觀眾在劇場裡,看戲中戲,不知不覺之間自己也成為這戲劇的一部份,舞台無限擴大開來,端的是NB無比。形式上看,有話劇、相聲、小品甚至日本的諧劇的成份,全部能在一個舞台上展現開來。四、五樣道具,六、七個演員,居然也成就那麼一出複雜的戲劇,我對賴聲川和李立群的敬仰之情濤綿不已—有如濤濤江水,連綿不絕。

理論家能夠從中分析出很多東西來,我是一個粗人,不懂得什麼理論。但是感受最深的一點是賴聲川的戲劇打破了舞台的限制,他有意識地提醒觀眾這是一台戲劇,不斷地把觀眾的情感從劇情中移出來。但是,觀眾反而忘記了舞台上道具的簡陋,情節的不連貫,自覺主動地投身於表演之中,在自己的腦海里完善整個劇情,最終依然能被深深打動。《暗戀桃花源》里,其實《暗戀》的內容很少,一頭一尾而已,中間的鋪墊過場都沒有。相反是《桃花源》非常詳盡,窮究人生的荒謬之處,表現了人的夢想與現實之間的疏離。觀眾觀看《桃花源》時的情緒,最終奇妙的移植到了《暗戀》上,並且在最後的生離別一場中達到了高潮。可以這麼說,以情緒的強烈程度而論,這種打亂戰而產生的情感,甚至超過了直接足本演《暗戀》正劇的效果。

為什麼會有這種效果?在我看來,賴聲川在劇本的選擇和編排上非常出色。《暗戀》和《桃花源》這一對本子的出現並非偶然,《暗戀》是戰亂衝散情侶,桃源裡的人本身是為避秦末戰亂而遷移到此。《暗戀》里一直在找尋,找尋過去的時光,找尋舊情人。而《桃花源》里現實太可怕,所以去尋找解脫和夢想。最後,兩齣戲都再次回歸現實。能把那麼複雜的戲劇理念表達出來,而且觀眾居然能夠很輕鬆的接受,引起感情上的共鳴,甚至思想上的撞擊,真是非常不得了的事情。更難得的是,整個劇很輕鬆,很好玩,笑聲不短,好像是在玩。結尾處,燈光熄滅,只有台上台下的啜泣聲相互呼應,那一片黑暗和寂靜感人至深。

謹以此文感謝我的朋友老雕,感謝他不懈的努力和驚人的耐性,使我能在30歲以後理解和欣賞戲劇之美。改變了我的偏見和頑固,讓我得以看見世間有如此高地,如此陽光。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