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關鍵密碼--Lucky Number Slevin

幸运数字斯莱文/神鬼运转/关键密码

7.7 / 325,846人    110分鐘

導演: 保羅麥格根
編劇: 喬許哈奈特
演員: 布魯斯威利 劉玉玲 摩根費里曼 班金斯利 彼得奧特布瑞奇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廣陵散人

2006-05-19 00:15:40

換個角度換個手法講故事


早晨看完了也翻譯為
 
片子不錯,比之前看的一級戒備好看多了
 
但是要有一定的耐心來看片子
 
因為片子的開頭一段,實在無聊.導演和編劇,大概因為昆丁*塔倫迪諾的片子在美國非常受歡迎。所以感覺在人物設置上,和人物對話上,幾乎全部都是模仿。
 
說真話,我到現在對與塔倫迪諾的早起影片都不太喜歡,對話太多了,而且又饒舌,通常是大段大段廢話。以前搞不懂老外為什麼會喜歡這個傢伙的這種廢話連篇的電影,後來有一段時間,聽了很多美國黑人的說唱音樂,看了歌詞,才理解為什麼。年輕人麼,對於現實總是不滿,總是認為將來會更好,而且精力又是用不完的,所以總愛廢話連篇,也愛聽別人廢話連篇。
 
不過,編劇對於這種風格學的不錯,在對話中,時不時來個冷幽默,倒也讓人精神為之一振。
 
在片中,導演沒有使用現下流行的快速剪輯,而是採用了東方導演喜歡用的靜態暴力美學,和塔倫迪諾式的世俗化暴力美學
 
鏡頭總是慢慢地搖進搖出,強調演員的站位構圖,最後在緩緩的畫面,甚至靜態畫面中,突然地展開動作場面。不過,顯然該片導演的功力和杜琪峯尚有差距,更不用說另外幾位這方面的大師了。
 
片子對塔倫迪諾的世俗化暴力美學也是竭盡模仿之能事。在演員的絮絮叨叨,碎碎念中,突然展開暴力。讓人即看到殺手們世俗化的一面,又看到了他們冷血的一面。
 
 
片子的開頭俗套,俗套,非常俗套,而且很多地方邏輯錯誤,比如男主角雖然被黑幫老大強行要求為人抵債,居然也就半推半就了。
 
這個時候,很多人肯定開始不耐煩了,所以,導演和編劇趕緊來了個美女調侃,和槍戰場景。
 
在火爆的槍戰結束後,影片的內容一轉,開始交待起故事來。
 
把之前的一些邏輯不通之處,和嫌多餘的人物交待了出來
 
這時,本來被電影所設陷阱套牢的觀眾,才恍然大悟,原來故事是這麼回事。
 
所以,整個片子,如果拋開結構不談,僅僅是故事,通過複述出來是沒有任何意思的。
 
影片的出彩之處,就在於設置了一個圈套,利用觀眾看電影的習慣性思維,讓觀眾產生一個先入為主的劇情觀念。最後,再把圈套拆穿,徹底打翻觀眾之前的觀念,讓觀眾有頓時明白的感覺。
 
因為這個,影片在imdb評分中得了7.5的高分,而在爛番茄影評網站則只有5.9分
 
imdb一般都是年輕觀眾,因此給分通常根據個人看電影的時候喜好來決定,而爛番茄網站,則是很多專業影評,所以在把影片的那層結構外衣撕去後,就發現影片不過一般。
 
由於我在看到男主角面對兩個黑幫老大無緣無故要他替人還債,就猜出了他的真正身份,理解了,這可能是個少年的復仇故事。所以後來在槍戰後的顛覆情節,反而不能掉起我的胃口。
 
所以,只給瓜子殼數量 70
 
(附:
 
塔倫迪諾的世俗化暴力美學: 這個世俗化暴力美學是我給起的,呵呵,好像現在還沒有人給他的暴力美學一個具體名字。
在昆汀·塔蘭蒂諾的影片中,導演不再為暴力而暴力,而是抽離其本來意義,將其徹底改變為一種遊戲,一種日常生活狀態。電影不再存在於觀者的視線中,而游離於視線之外。昆汀·塔蘭蒂諾在《黑色追緝令》中,將暴力玩笑化、平常化,黑社會殺手祖在殺人之前搶對方的早餐吃,並順便討論一下哪家的漢堡好吃,而且還會十分嚴肅地引用聖經哲學來教育對方;一對青少年突發奇想要劫餐廳,在犯罪老手的指點下滿意而去;另一個殺手文森,剛剛讓觀眾有了點好感,就被人隨便地殺掉了;而祖與文森遇到了擺脫不掉的大麻煩,只因為文森持搶走火,殺掉一個毫不相幹的人。
 

靜態暴力美學:

 「約翰·福特是樂觀主義者,我是悲觀主義者。福特電影中一個人打開窗戶,他們看到
的是希望的地平線,而我的電影中,你會擔心是否一顆子彈會打中你的眼眉。」
                  ——塞爾喬·萊昂內Sergio Leone

  就像中國武俠的「江湖」,塞爾喬·萊昂內的電影疆土是一個沒有法律控制,沒有明
確的邪惡之分,只有江湖規矩,以武力、決鬥、復仇解決成敗的世界,橫行其中的是獨行
俠客、綠林好漢和殘暴匪徒,它充滿暴力,但同時也充滿傳奇。
  「好看」是塞爾喬·萊昂內電影的最大特點之一,是先製造衝突,情感的,事件的,
各種衝突堆積成一個高潮。然後再製造氣氛,緊張,肅殺。用氣氛來烘托動作的刺激。近
乎玄妙,一招定乾坤。
  我們今天所津津樂道的「靜態暴力美學」,如北野武的[花火],昆汀的[落水狗],杜
琪峰的[槍火]、[PTU],或者寫武俠小說的古龍(據說古大俠最愛萊昂內的電影),他們的
創作根源,其實都來自萊昂內的電影。

)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