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金剛--King Kong

金刚/

7.2 / 448,067人    187分鐘 | 201分鐘 (extended edition)

導演: 彼得傑克森
編劇: 法蘭華許
演員: 娜歐蜜華茲 傑克布萊克 安卓亞布洛迪 安迪席克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魔派

2006-05-15 20:15:30

一隻被MM搞慘的大猴子


兩人世界只想你百分百理解的,只在當你面看你眼時才流露的最真。FACE TO FACE,就算一天有42小時都嫌不夠,彼此浸泡,除了開心就是關懷,即使分手之後,我也會在夜深入靜截出你最感動我的時分,象從長劇中倒帶最喜愛的鏡頭,一如那次睜開眼看見你枕在天使般笑容裡的注視,每回憶一次俏美就多生出一分,不變是我當時心跳的撲通。

——CU~~~T!

靠之,咋感覺這段自各兒盡寫酸字,是不是杭州灣又漲咸潮了,自來水又被污染了……隨時準備拉稀跑肚。

要說這年頭酸人還真不少。這不,在MSN上又遇上一位,簽名「大猴子讓我哭了」,準是看《金剛》(KING KONG)哭了的主,按說至幹嘛,那電影都在各大影院下線一禮拜了,還沉浸在無限悲痛之中啊。真叫人奇怪,一個殘暴血腥的大猴子和一個斯德哥爾摩症女患者演出了一場人獸情未了的故事真的讓人能鏗鏘感動如斯乎?在我眼裡那絕對是不靠譜、不對的一件事。

俗話說的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現在人民群眾又創造出一嶄新詞彙,叫「淫者見淫」,而我恰恰是那個從大猴子和女主角的愛情中看出淫穢和虛偽的一個,故記錄於此,願與同道中人共探討耳。

我等人所共知,《金剛》原形是《美女與野獸》,同類影片還包括如《怪物史萊克》、《馬克斯,我的愛》等,發現沒,這類故事的主角必定是「美女+野獸」,而絕沒有「壯男+野獸」的模式,唯一例外是安徒生的《小美人魚》,畢竟那是童話,是給明天的社會棟樑讀的,可不能讓未來主人翁那幼小脆弱純潔的心靈受到不良影響。為什麼一個男人不可以和一隻漂亮的野獸發生戀情,而一個女人就可以和一隻醜陋的野獸發生戀情,甚至結尾可以引用a胡戈film《一隻饅頭引出的血案》裡的字幕:「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鳥?

我等還發現,美女和野獸之間的所謂愛情基本上是精神上的,跟肉體不牽扯任何關係,親密鏡頭頂多也就是香唇和各式各樣的大嘴接吻。大猴子全裸出鏡,偶總好擔心它在我等面前跑跑跳跳游遊蕩盪極度容易走光,讓女人尖叫,叫男人自卑,可結果啥也沒見著。還有個我MSN里狂傻狂可愛的MM真的好強哎!記得某次調侃,偶一不留神走漏了我對這樓上的金剛咋米有小雞雞的疑惑,結果MM說她也有同樣疑問,為此某年某月某天還特意約了姐妹到城裡最大的影城最大的海報前仔細觀摩,結果也沒看到,偶立馬崩潰暈死過去。

看來,在全世界勞動人民的心目中,女性是感情動物的象徵,女人的愛情可以不摻雜肉慾。而在男性的愛情里,肉慾卻是第一位的,所以你不能想像一個壯男可以和一頭母獸(哪怕是宇宙超級無敵柔情似水的母野獸)產生任何的愛情,因為接下來大家就會考慮他們的性慾問題了,我想在座這麼多站的這麼直坐的這麼正聽偶魔派說書的看官也寧肯想像豬八戒背媳婦,也不會天才到閒得發慌想像魔派上母豬會是啥樣風情吧,誰想誰BT,誰想誰是神經病呵,你說是不~~~

但精神愛情並不見得就比肉慾一定高尚,往往還是最致命的勾引,這裡就不得不談談與人獸戀恰恰相反的人鬼戀故事模式。一個人和一個陌生的鬼魂萬一招惹出一些搞七捻三的花花草草出來,這類故事的主角必定是「GG+女鬼」。注意,這裡我說的是「陌生的鬼魂」,比如聶小倩和寧采臣、嬰寧和王子服,而像《人鬼情未了》(Ghost)中的薩姆與美莉原是一對未婚夫妻,《我左眼見到鬼》裡的青雲同志本就是女主角Sammi亡夫的化身,所以另當別論。在Google上搜索「男人+女鬼」,搜索到246,000項結果,而搜索「女人+男鬼」只有22,700項,相比少之又少,這不能不說明問題吧。

我有個習慣,就是看電影喜歡刨根問底。比方看史蒂文·史匹柏(史蒂夫n Spielberg)的《慕尼黑》(MUNICH),我會先找來看1976年威憐·格萊漢姆(威廉 A. Graham)的《慕尼黑21小時》(21 Hours @ Munich)。而時下落映的《金剛》已是第三次拍攝,女主角也相應是第三任KING女郎。1933年《金剛》中作為維納斯化身的女主角Ann Darrow由費伊·蕾(Fay Wray)飾演,便以性感女神的姿態出現。首先,她金髮;其次,她穿上薄如蟬翼的衣衫,誘使大猴子為她輕解羅衣;第三、她負責尖叫——一種結合恐懼與呻吟,面對女性終極性慾對象的竭斯底里反應(無論看見偶像或怪物,都會尖叫)。1976年的《金剛》重拍版,導演約翰·吉爾勒明(John Guillermin)找來尤物傑西卡·蘭格(傑西卡 Lange)做Ann,把文本的情色味道益發推高;傑西卡·蘭格繼續尖叫,甚至換來尖叫女王的「美譽」。不過花三億美圓拍攝的這部2005年版《金剛》的紐西蘭胖子彼德·傑克遜(Peter 傑克森)顯得注入了新的特色。當然仍有女色,但主角娜奧迷·沃茨(Naomi Watts)並非另一個傑西卡·蘭格,情節上導演安排她以翻筋鬥弄雜耍打開跟金剛的溝通之門,刪除金剛為其脫衣的場面,換上一獸一人觀看落日,由她教導金剛何為美(beautiful)。但不要以為世界就此純潔了,所謂電影就是承擔提供人生活中難以看到的場景,讓你為不美好的生活尋得一點安慰。就好比我們頭疼但凡是個男人,腦子裡必定裝滿了肉慾,所以只好找野獸來代替男人——好像野獸沒有性慾似的,忘了「獸性大發」是哪回事,莫非如今獸比我等男人更具備人性?而眼下女人也早比三十、七十年代開放,當時只能在電影上YY的情慾生活已活生生在生活週遭比比皆是,所以便蓄意減弱Ann的傳統性感形象,讓現在人體驗一把難得一見不以性感而以美迷戀雄性的烏托邦了。

說到這裡我想到有位老兄頗愛寫影評,雖然按blogger莊雅婷的說法,讀書看電影后的愉悅感或悲傷就好像性愛後的高潮感覺,是不能和無法與別人分享的,可這位老兄偏要傳遞他的高潮體驗,認為可以把《金剛》最後20分鐘鮮有對白的一段,視為金剛和Ann的性交過程,達到高潮(攀至頂峰再看日落)後,便以金剛墮樓作為滑坡,結束交合。而彼德·傑克遜故意安排的美女與野獸上樓之前先在冰湖上溜冰玩樂則可視做那場意識流ML的前戲。強人哪,又是一位長著慧眼的強人哪!您瞅瞅是不,物慾橫流,慾壑難填,哪怕「美女+野獸」的乾淨、美好的感情世界也止不住迷失在惡俗世界中的成年人意淫,看來伊甸園註定只能是童話。

那樣就進一步揭露得出既然Ann是維納斯的化身,神話中的維納斯誕生於泡沫,但另一版本則說她是宙斯的陽具所化,所以必兼備美麗與性愛於一身,突出哪面不過只是為迎合相應時代電影消費者的消費需求,而故事最終要告訴我們的基本原則指導思想是一樣的。因此,無論1933年脫衣版《金剛》還是2005年夕陽版《金剛》都以同一句震撼人心的話作為結論:金剛不是被戰機殺死的,而是被美女所殺,It's beauty killed the beast。

愛是雙刃。那麼Ann是怎樣成為元兇,我們不妨來個案件重演,回放一遍這個謀殺過程。影片給我最初最深的印象就是在總長度187分鐘的電影裡,我們的雄主角直到60分鐘後才姍姍來遲,當時我的直覺就是是否放錯了影蝶下錯了連結。那影片前60分鐘記述了什麼呢,這裡不得不提影片中的另一個男人,就是TatA告訴我們的那個倒掛眉毛的傳說中的影帝Jack Black飾演的傑克,他與Ann在汪洋中的一條船上日久情生,這也鋪墊出他後來不顧個人安危冒死去救Ann,但是Ann在無數先烈為其拋頭顱灑熱血時已移情別戀於強大的大猴子金剛。這讓我想到一個蠻搞笑的故事:一個女子,有個很好的男友,一天,女子被壞人挾持,繼而轉送給一個行走江湖的蠱惑仔,鼓惑仔被清純女子迷住,為了她和其他江湖大佬大打出手……傑克與金剛,在力量對比上根本不可同日而語,用TatA的話講就是「跟大猴子比他是很白淨和瘦小」,所以他在Ann對金剛的特殊感情面前顯得無能為力。此時可以看作:在愛情的層面上,往往是正不敵邪,女人容易被壞人迷倒,男人不壞,女人不愛。

但不要以為這樣你就有理由羨慕煞大猴子,大猴子的結局同樣悲慘的不得了,但不是壯烈,所以出於責任心順帶弱弱地告訴同樣迷倒於大猴子「男人氣概還有真摯感情」的TatA同學那是不對的,如果你不是在影院而是在大猴子尋找Ann的街市上遇見大猴子,估計也只有被大猴子拿起來看一看再被扔掉的命,所以我等只有團結起來此時降服大猴子,萬不得在電影院裡看見大猴子把飛機打墜毀了就拍手鼓掌,這事是不對的,人家解放軍叔叔畢竟也是家裡上有老下有小,大家混口飯吃都不容易。回到說Ann與大猴子,假設大猴子真是Ann的最愛,那被飛機打死了,掉下帝國大廈了,Ann是應該當場殉情的,但女主角非但沒有當場殉情,還在大猴子屍骨未寒,猴身還沒有掉到地上的那一刻,已經在帝國大廈上和倒掛眉毛的老情人擁吻了。這只能說明Ann對大猴子的,不是深愛,甚至不是愛情。大猴子上大當了。

失敗的大猴子,你以為你搶奪回美麗姑娘就有幸福未來的結果嗎。就算你們雙宿雙飛回到小島,總有一天Ann會面對你一坨比她自己個頭還大一倍的臭臭大便一輩子怨天尤人。世間悲劇就是錯愛。要現實,要現實呵,筒子們,生活就像電影裡女主人公Ann的內衣一樣結實,跌打滾爬水裡游游屁股磨磨也不會露一點給你看,你愈想得浪漫,結局愈會令你痛心疾首地死不瞑目,怪就怪大猴子沒有經受住美女純潔的誘惑,在糖衣炮彈面前倒了下去。

我的娘哎,我那被MM搞慘的大猴子呵,你死的好怨哇,5555555~~~~~~~~~~~~~~~~~

(原文地址:http://mopa.blogbus.com/logs/2947539.html)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