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阿瑪珂德--I Remember

阿玛柯德/我记得/想当年(港)

7.8 / 46,937人    123分鐘

導演: 費里尼
編劇: 費里尼 托尼諾蓋拉
演員: Pupella Maggio Armando Brancia Magali Noel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幸運兒與脫身術

2006-05-03 18:22:59

我記得,想當年


   新看過《我記得,想當年》,又把我帶回了那段看費里尼的日子。又進入了哪肉慾的,華麗的,而又俗氣無比的費里尼世界。這部電影講述了費里尼青年時在故鄉的生活片斷,從春天的到來,到春天的再度到來,也伴隨著義大利法西斯的出生和滅亡。在我看來這部電影和《羅馬》有些類似,用佈景搭起來的故鄉和羅馬都成了費里尼的展現自己童年和青年的一個基礎。暴躁的父親,堅強的母親,神經病的叔叔和公子哥的二叔,費里尼用漫畫般的筆觸刻畫了他生命中的各個角色。不僅是對往事的追憶,更深層則對義大利人的生存的無聊狀態給予了諷刺。
  
  電影中有幾個重要的段落,其中一個描繪了年輕的費里尼到教堂告解,然而神父不僅沒有告解室,而且對於告解內容毫不關心,只關心教堂中花朵的佈局美觀,然而談到自慰時,神父卻聽得津津有味,還不停的追問。費里尼對於宗教的諷刺在多部影片中都有所體現,像《甜蜜的生活》中所謂神蹟的出現對於人們的愚弄,像《羅馬》中教會服裝秀的則諷刺了教會浮誇而不切實際的本質,還有《卡利比亞之夜》中人們對於聖母實現自己願望的一廂情願。在《甜蜜的生活》的開頭,耶穌被直升飛機吊走,象徵了現代社會中神學已經被科學代替,信仰已經消失,而理性主義則加速了人們的道德淪喪和精神困惑。
  
  有一個段落,城鎮的居民都做小船到海上去看墨索里尼的大船,回去之後則起了大霧,費里尼的爺爺找不到了回家的路。這一段象徵了人們對於偶像(法西斯)的盲目崇拜,使得自己在自己生活的世界中迷失。費里尼對於法西斯時代的義大利政治事件描寫並不多,印象中還有《羅馬》中大家從劇院出來卻遇到轟炸躲到防空洞這一段。然而,費里尼卻在《揚帆遠航》中對政治進行了徹底的解構和嘲諷。把政治歷史事件的發生取決於一個年輕人的莽撞行為,歷史是由偶然事件觸發的,這基本符合福柯的結構主義思想。
  
  電影的最後,以一場喧鬧的婚禮結束。費里尼暗戀的女人和一個軍官結婚。城鎮的所有人都來慶祝,這場婚禮象徵了費里尼青年的結束。就像《浪蕩子》中一樣,費里尼會離開故鄉,進入新的生活階段。這場婚禮儘管看上去熱鬧喜慶,但是內部有一種深深的傷感,這種傷感來自於那種時光流失的感懷和一種告別的憂鬱。這種傷感在費里尼後期作品中非常突出,老年的費里尼對於時光和年齡有了很多的感觸,就像《舞國》最後金吉與弗雷格的告別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