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風櫃來的人--The Boys From Fengkuei

风柜来的人//钮承泽/张世/庹宗华/林秀玲/杨丽音/张纯芳/陈博正/台湾/侯孝贤/分钟/风柜来的人/剧情/朱天文

7.5 / 949人    101分鐘

導演: 侯孝賢
編劇: 朱天文
演員: 鈕承澤 張世 庹宗華 楊麗音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木衛二

2006-03-31 07:42:53

謝幕



    從風裡走來就不想停下腳步 如果歡笑可以驕傲我們要它響亮
    向風裡走去就不能停下腳步 如果年輕凝成淚水很快就會吹乾
    青春正是長長的風 來自無垠 去向無蹤 ……

                                   —— 李宗盛 《風櫃來的人》

    曾經有一首《外婆的澎湖灣》,詞曲間唱的是關於童年的美好回憶,陽光、沙灘、海浪……,而在澎湖的小鎮風櫃,台灣導演侯孝賢的電影《風櫃來的人》記錄過這樣一群年輕人,他們無所事事,爭強好勝又血氣一身地鬥狠,而離開了風櫃到了高雄,不得不面對著生活帶來的磨難、在反覆的掙扎和難以避免的傷痛面前,悄然地成長。
 
    幾天前學妹說要做個青春主題的電影專題,我推薦了《風櫃來的人》,事實上,在八十年代中期的侯孝賢遠遠不只有這樣一部帶著青春色彩或者個人情懷的電影,無論是之後的《童年往事》或者《戀戀風塵》,都讓人再三的感動。《童年往事》散發出了時代變更的濃烈氣息,這不僅僅是侷限在導演自身成長的記憶,而是對於三代人不同角度的一次切入,因而生與死之間,影片的氣氛讓人心情低沉,而在《戀戀風塵》里,毫無疑問因為侯、朱、吳三人聯手,散發出讓人迷戀的執著,影片包含的細膩情緒幾乎可以理解體驗為敏感、焦慮、不安,在低低撥動的吉他聲里顯得尤為的陰鬱。

    其實簡單的說,《風櫃來的人》更像是一出青春的謝幕,而尤其是這樣一個充滿著傷感離別的季節看來,更為的貼切。「來來來!做兵大拍賣,三卷五十塊!買一捲送兩卷!」阿清在送別阿杏之後用這樣一種方式擺脫著心中的陰影,可能這裡面有宣洩的嫌疑,因為較之阿清在電影裡其他時候的愈發內斂,這街頭上的大聲叫賣無疑是又一次更為徹底的決裂。而在送別阿杏的場景里,沒有如泣如訴的依依惜別,也沒有即便是生硬擠出的淚水。我們見到的是一如印象裡的侯孝賢,不遠不近的距離里,就在人來人往中,阿清目送著大巴車遠去,消失在都市的熱塵中,一臉的落寞無奈。

    有人也說這叫賣聲確實生澀,我們可以理解那時候台灣電影並不是那麼重視著現場錄音,這在其他多部台灣電影裡面都有這樣的不盡如人意。而在這段反覆叫喊、顯得有些生澀的叫賣聲外,鏡頭不再停留於站到高處大聲叫賣的阿清身上。於是我們的視線移到了高雄鬧市街頭的平民大眾身上,他們對於這樣的高聲叫賣或是無動於衷、或者習以為常——依然忙碌於自己手頭的買賣,討價還價,又或是面無表情,陷於不可知曉得沉思。而更為諷刺一點的說,這個場景可能真的和阿清他們無關,僅僅是為了謝幕,一切切。阿清可能僅僅是因為好友要去當兵的一時衝動站到了凳子上,再是大聲叫賣,而對於這樣一部夾雜很多傷感情懷的電影,如此超然的結尾狠狠地抽了自己一記,至少,於我是無言的悵然若失。是煽情嗎?不像,也許只是觸到了內心深處不可預知的東西。

    有那麼一天,你也要和青春謝幕,不帶著太多滿心憂愁與神色慌張,而這謝幕也不會是充滿著華麗氣息或者帶著五彩斑斕的光環,只因為大多人的青春其實就是如此的平常,平常得那樣真實地存在於我們的身邊,又或者發生在我們自己身上,或者投射到我們曾經躁動不安的記憶。關於《風櫃來的人》,賈樟柯說「電影拍的是一群台灣青年,但總覺得是在講我山西老家的那群朋友」 ,他上大學那會,因為看過《風櫃來的人》,頓悟到原來電影與真實的生活如此之近,而賈樟柯也因此對侯孝賢電影推崇倍至。

    有人又說《風櫃來的人》切入點選擇得恰當,在城鄉結合位置的地點取材、同時又撩撥著每個人所珍惜保存的青春情愫(這也是後來賈樟柯所借鑑的),在台灣地區八十年代、在城鄉差異之間,對於阿清這樣一群年輕人,在風櫃的無所事事顯然不可能是他們青春的全部,於是他們走出了風櫃,離開了那個摸爬滾打過十來年的家鄉,到了高雄這樣一個可謂陌生的大城市。顯然他們尚未有充分的準備去適應這一切,而生活教他們學會了選擇與接受成長,而不是混沌裡的拒絕與背叛。只是對於這樣的青春,傷痛顯得那樣不值一提,所以,才有著最後那句話:

    你不迴風櫃?
    
    回。
 
    終於還是要回去的,不管是因為當兵或者是將來。顯然阿清在面對著自己出生與成長的小鎮風櫃,這些真實情感在充滿著灰色、亮色,歡笑、淚水的回憶裡一一閃現,曾經笑容滿面的父親,曾經貪玩遲歸的自己。那個時候他的神情是那般的凝重,那些不曾為其他人所留意的悲歡離合,應該指出的是,年輕的生命如同《童年往事》裡的阿孝咕一樣,又一次遭遇了死亡帶來的觸動。

    有意思的是影片裡不曾出現過李宗盛的同名歌曲《風櫃來的人》,相反出現的替代卻是羅大佑的《鹿港小鎮》,而和影片發出的一樣聲音就是「台北不是我的家」。都市的喧囂與浮華取代不了這些年輕人心裡最美好的那個家。這是台灣八十年代、尤其是侯孝賢電影鄉土情懷的一個標誌性聲音。甚至,當侯孝賢逐漸著遠離這種方向,取而代之以城市背景的台北夢,無論是《千禧曼波》,又或者是今年坎城上無所收穫《最美好的時光》,雖然法國人說欠老侯一枝金棕櫚,雖然以後會有一大系列加起來的十部大作,但可能都帶給自己不了如此真切的美好與感動。這些華麗軀殼背後的殘架,其實不見得比青春情懷來得更為的體貼與親切。

2005.5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