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danzhu

2006-03-24 19:11:22

激情無關名與利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豆瓣的內容介紹里至少有2點嚴重偏離事實:1,事情不是發生在「南北戰爭時期」,而是上世紀30-60年代;2,那位有天分的黑人也不是「黑人奴隸」,雖然他曾祖父確實是,「a piece of properties」。

第一次看開頭時沒留意,錯過了那句「based on true events」,還以為是虛構的小說,一直到結局的畫像,才確定是真人真事。再回頭一想,真佩服命運的安排,讓這樣的兩個人相遇,碰撞出這一段珠聯璧合卻又諸味雜陳跨度30年的緊密合作 -- 也是「Something The Lord Has Made」。

這部電視電影非常精彩出色,不是玄疑片,卻看得人心情緊張;真實再現美國30-60年代嚴重的種族歧視,在那個環境下,這部片子裡希望表達的東西才更強烈清晰;人物性格塑造有血有肉,兩人之間那種長期特殊的信任和友誼表現得毫不煽情,人物性格儘管不完美,但很符合那個環境下人物的自然表現,對醫學探索的追求表現淋漓盡致, ....,總之,你可能因為各個層面喜歡它,無論哪一面,它都是一部優秀的電視電影,它沒有被拍成電影真是奇怪。

兩個演員嘛,黑人演員 Mos Def 很出色,演活了Vivien,我相信真實的Vivien 湯瑪士就是那樣的;Alan Rickman嘛,本來是衝著他看的,不過這部片子裡,他太Alan Rickman了! 我覺得有點演過了,真實的Alfred Blalock看來更書卷氣一些,不過太Alan Rickman會帶來比較強烈的表演效果,也不能說不好啦。



下面嚴重泄漏內容,請謹慎閱讀。
======================================================
這兩個人,Alfred Blalock和Vivien 湯瑪士,從各方面看都是南轅北轍的兩個極端。1930年他們初相識時,Alfred Blalock 是年富力強的中年白人,野心勃勃,自信張揚,蔑視權威,一心要在醫學研究上立下自己的豐碑,哪怕當時他呆的是個小地方的破實驗室,卻深信自己能征服世界。Vivien 湯瑪士,一個有著女孩子名字的黑人木匠,正攢錢夢想上大學,碰上經濟危機銀行倒閉,希望破滅,只能到Blalock醫生的實驗室裡做小工,開始是干掃地和清理狗圈的活,性格溫厚老實,不計較得失,忠心耿耿,精確可靠。Alfred Blalock的思路是偏理科的,總能迸發出非常有創意的點子,Vivien 湯瑪士則更工科些,他的雙手異常靈活敏捷,聰明有才,做事踏實,能最可靠實現Blalock醫生那些異想天開的設計,又能反過來協助指導他提高。

這樣不同的兩個人,就在上世紀30年代,美國種族歧視黎明前最黑暗的時代里,碰到了一起,也成就了日後美國醫學界兩個重要名字。故事裡其實還有第三個"明星醫生",就是兒科醫生Helen Taussig,她少時有閱讀障礙,大了以後聽力受損,是那個性別歧視年代裡為數極少的女醫生,也是小兒心臟病學的開創者。

Blalock在升任John Hopkins大學首席外科教授後,雄心勃勃要再攀高峰,Helen Taussig給他出了道難題——她研究的blue babies病--法洛式四聯症。這是一種先天性心臟疾病,死亡率100%,目睹了幾百個兒童死於此病,心焦如焚的Taussig深信,只有心臟手術能挽救他們的生命,但所有人都認為不可能做到,那個時候還沒有像樣的心臟手術,而且患病的是兒童,心臟異常脆弱。醫學界同僚都認為上帝旨意不可違,人類不能改變心臟、血管、血流,因為這是上帝造的。

基本上,故事最主體的部份就是他們兩人如何聯手合作,從在實驗室複製病情機理到尋找解決方案,層級遞進,如何修正錯誤,成功完成那個劃時代的心臟手術,通過份流技術,改變了血液的流向,做到了本該是上帝該做的事情。他們所發明的技術,也被命名為Blalock-Taussig 分流。 Vivien為手術製作的夾子,後來被稱為Blalock夾。

看到這裡,都像一個普通的黑人白人友誼/勵志故事。但他們的「友誼」,遠不是普通好萊塢片子的套路。Blalock雖然認可湯瑪士的技術和能力,卻並非真正關心湯瑪士,表面上Blalock愛名,但實際上,他唯一關心的是醫學研究,他有過死裡逃生的體驗,差不多以一種偏執的熱情對待工作,「 if I got my life back,I would do something important with it.」。當Alan Rickman說出「Where you see risks, l see opportunity.」和「l always have a chance.」時,那種全然不顧失敗風險,全心投入的工作激情真是非常有感染力。

但片子的核心卻在黑人Vivien 湯瑪士身上。不看片子都意識不到那個年代美國種族歧視之嚴重,難怪到六十年代會有黑人大遊行和I have a dream了(都作為紀錄片花出現在影片裡)。Vivien 湯瑪士為人非常聰明,能閉著眼睛作複雜的心臟手術;沒上過一天大學,為此吃了很多虧,但最後卻當上美國頂級醫療學府的實驗室主管;秉性卻非常沉穩踏實不計較。在兩人合作的頭十多年裡,Vivien 湯瑪士完全是Blalock身邊一個沒有任何名分的助理,要在Blalock的宴會上端茶倒水幫補家用,工錢拿的是最低等的,乾的是實驗室研究工作等級是掃地工人的,妻子的抱怨,金錢的匱乏,旁人的白眼,他全忍了,因為他委實太熱愛實驗室研究工作。在blue-baby手術里,Blalock沒有Vivien 湯瑪士在身邊就根本沒法手術,要由Vivien 湯瑪士在身後站在凳子上在關鍵時刻指導和糾正他。但這樣重要的人物,在那個年代,根本無法出現在公眾視線中,Blalock在公開場合,也從不提起Vivien的名字,他完全得不到公開的認可,在手術之後的10年時間裡,Vivien的參與和貢獻都沒有得到很好的承認。Blalock也沒有象像普通的「友誼片」那樣主動地維護Vivien的利益,他似乎更多的是把Vivien當成能讓他安心分身的幫手和工具,當時手術的功勞全歸了他。在他們最嚴重的爭執里, Blalock說:「We made history together. We changed the world. 」,Vivien反駁說:「The world。I'm invisible to the world.」,然後辭職離開了Blalock。可是Vivien太熱愛實驗室工作了,在外漂泊幾年之後,還是回到Blalock身邊走回實驗室,簡直是完全不討價還價,不計名利,不計認可地,只想「want my old position back」。而與此相反的是Vivien的哥哥,他完全不喜歡教書的工作,卻為黑人教師同工同酬奔走十數年,獲得成功後卻抱怨別人看不到他做的事,他們的老爸一語道破「There's no point in waiting for the world to thank you. 」 —— 只要熱愛,就已足夠。

當然最後Blalock會Regret,世界會認可這份Vivien對醫學研究的熱愛,Vivien會發光發熱,就像片子最終,在John Hopkins大學的大廳裡,Vivien 湯瑪士和Alfred Blalock的油畫肩並肩地懸掛著,如果去Google Vivien 湯瑪士的名字,會了解他後半生的成功和獲得的認可,那是必然的,因著他對工作的激情熱愛,那完全與名利無關,但名利 follows。


真實的blue baby手術故事,John Hopkins大學的紀念網頁,很值得看:
http://www.medicalarchives.jhmi.edu/page1.htm

Taussig的故事,也很有意思:
http://210.200.239.3:81/gate/gb/www.readingtimes.com.tw/News/KS0001e.htm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