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亞歷山大帝--Alexander

亚历山大大帝/

5.6 / 176,751人    175分鐘 | 167分鐘 (director's cut) | 214分鐘 (final cut) | 206分鐘 (Ultimate Cut)

導演: 奧立佛史東
編劇: 奧立佛史東
演員: 柯林法洛 方基墨 安東尼霍普金斯 傑瑞德雷托 蘿莎莉道森 強納森萊斯梅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2006-03-05 22:38:37

Alexander the Great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當一個人想要得到時,整個世界將會給他讓路」
    亞歷山大實實在在只活了三十三歲不到,作為一個君王,他創建的輝煌功績使他成為光榮,不朽,輝煌的象徵;作為一個征服者,他的名字在他死後以城市,港口,圖書館的方式存在於曾經的馬其頓帝國的土地之上,其中收藏的卻是無可估量的人類文明的財富。
    叱吒三大洲的土地,橫跨山脈河流,建立一個前所未有的帝國……亞歷山大的夢想的確與希特勒有幾分相似。只不過希特勒的神話是民族的,而亞歷山大夢想中的神話卻是人類的——他毫不克制的為征服而殺伐征戰,不加區別的對待異己的巴比倫文明,固執的施行個人意志直到在印度慘敗,這一切奧利佛.Stone基於文化重建的解釋而得以幪上了一層偉業的光輝。歷史上的亞歷山大時期馬其頓軍的擴張的確開創了希臘文明在本土繁榮之後的希臘化時期,為後來的文化發展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無論美國人用意何在,在記載和重演無數文明相互吞噬壓服,古老民族被敲打得體無完膚毫無生存尊嚴的歷史上,奧利佛.Stone力圖為亞歷山大樹的這一尊英雄塑像還是令人信服。也只有奧利佛.Stone對於亞歷山大的如此解讀,才能解釋發生在2342年前的擴張為什麼一直成為後世頌揚的對象。
    無論是否帶有這個時代美國人自有的文化夢想和心態,如此解讀作為一個光榮的君主的亞歷山大在今天的現實里或許更容易獲得共鳴和理解。
    歷史上,亞歷山大政治上版圖的擴張最終以馬其頓帝國的分裂為結局——安提柯佔領馬其頓,托勒密佔領埃及,塞琉古佔領從前波斯的版圖。在民族情感和宗教統一上沒有建樹的塞琉古很快崩潰,安提柯和托勒密在各自的國家延承亞歷山大的治國方式:保留亞歷山大圖書館,注重對文化的控制和培養,宣揚希臘文明,托勒密還試圖在埃及建立新的一神崇拜,雖然各有所限,但恰恰說明了亞歷山大的正確——即便在羅馬軍隊消滅托勒密政權之後,希臘文明仍然完成了對征服者的再次征服。

狄俄尼索斯與赫拉克勒斯
    狄俄尼索斯是傳說中的宙斯之子,身為宙斯之子也是亞歷山大被要求接受的事實之一,這是來自於母親的傳統——天生貴胄,身受神的庇護,認識一切險惡低俗從而沒有憐憫地把弄世俗。腓力王在亞歷山大年幼時教授給他的卻是如同赫拉克勒斯和阿喀琉斯所代表的英雄傳統——驍勇善戰,信任朋友如信任自己的左右臂膀,不懼艱險而視一切陰謀來源最可恥卑鄙的靈魂。很難說在奧利佛.Stone的亞歷山大身上,到底是哪一種觀念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赫拉克勒斯在穿上妻子送來的毒衣之後,痛苦萬分下仍然要求長子將他送回家鄉,奧德修斯歷經千難萬險之後唯一的目的是為了回到自己的領地——伴隨著死亡和重生,回歸往往成為英雄們最終的結局,那裡意味著生程的過渡和力量的來源。影片中的亞歷山大的東征卻被描述成逃離Pella的旅程。巴比倫的宮殿中,赫菲斯提昂問及他關於恐懼是人生的唯一動力云云,在推動他不斷前進的命運里,源頭處最深刻的仍然是沒有可以回歸之處的失落和恐懼,這是他為何在三十三年的生命中大肆擴張,揮兵東下,也是他為何得到王位之後便離開馬其頓一步不肯回頭,又為何只能相信幼時最親密的玩伴。而因此而來對馬其頓族群的背離疏遠以及對政治的漠不關心和對軍事擴張的執著進取註定了他最終的失敗。
    Fall dawn里希特勒面對希姆萊希望與盟軍談判運用政治籌碼時警告他不要和他談政治——身為執政者而放棄政治上的功利期望崇高的聲名和榮耀或許是他們真正的共同之處。事實上,亞歷山大在武功的擴張,部族的榮耀,文化的傳揚上都遠遠超過了同時代的人所頌念的眾神。

阿貝拉之戰——軍事統帥亞歷山大
   《Alexander》裡的阿貝拉之戰黃沙漫天的戰鬥拍得頗有氣勢,只是要把亞歷山大十三年的軍事生涯用三個小時的片長濃縮起來實在是太有難度,單線敘述也顯得過於單薄,或許oliver.stone太想把亞歷山大從一個軍事政治統帥突出到文化價值的挑戰者的形象中來。

附:

    他是古代西方世界軍事學說的革新家。他增加了方陣密度,從而提高了攻擊能力;使騎兵成為軍隊的決定性突擊力量和機動力量;組建了西方軍事史上第一支工兵和炮兵部隊。
    亞歷山大即位後的次年便率領3萬步兵、5000騎兵和160艘戰船向波斯進發。公元前334年5月,亞歷山大在格拉尼卡河岸上首戰告捷,打開了通往小亞細亞的道路。接著,在公元前333年,又獲得了伊沙斯的第二次會戰的勝利。此後,亞歷山大揮師南下,進敘利亞,克腓尼基(今突尼西亞),並於公元前332年進入埃及,在尼羅河三角洲建立了亞歷山大城。公元前331年春,亞歷山大渡過尼羅河,向兩河流域進軍(今伊拉克境內的幼法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是年10月1日,亞歷山大在底格里斯河左岸的阿貝拉城附近的在高格米拉平原上同波斯軍隊進行了一場著名的戰役,史稱阿貝拉會戰。
    波斯王大流士三世在伊沙斯戰敗後,又另行招募了一支軍隊,精心選擇了廣闊的高格米拉平原作戰場,並將地面剷平和移去了障礙物,以便大量使用騎兵。大流士三世把他的數十萬步兵、4萬騎兵和200輛裝有鐮刀的戰車佈成一個嚴格的方陣,按照軍隊的地區來源,排成了橫3行、豎13列的無數小方陣。大流士三世本人隨御林軍騎兵、15頭戰象和50輛戰車排在最前列的中央,左翼前列是西提亞人和巴克特里亞人的騎兵及100輛戰車,右翼前列是亞美尼亞人和卡派多西亞人的騎兵及50輛戰車。騎兵部署在第一線,二線則全是步兵。
    比起大流士三世的軍隊來,亞歷山大的人馬要少得多,總共只有4萬步兵和7千騎兵。針對波斯軍的部署,亞歷山大在相距波斯軍3公里半的地方,巧妙地把他的隊伍擺成一個「┌─┐」型空心方陣,使左、右、前三面都構成正面,均可以與對方接戰。在面對波斯軍隊的正面,把重裝步兵放在中央,騎兵和輕裝步兵放在右面,左翼全是步兵。在左翼最左邊,也安排了騎兵。在正面部隊的後面又部署了兩個飛行縱隊,在左右每一翼後面各擺一個。這兩個飛行縱隊的部署,可以向外旋轉來加強自己側翼的兵力,也可以向內旋轉以增強自己正面的兵力。這樣,面對任何方向來的攻擊,無論從前面、側面和後面來敵軍,都可以加以迎擊。
     公元前331年10月1日,亞歷山大下令部隊移動,會戰開始了。當馬其頓軍逐漸接近波斯軍時,亞歷山大並不直接向對方進攻,而是向波斯軍的左翼方向斜著走。大流士三世不明白亞歷山大的意圖,也率軍沿平行方向跟著他走,波斯軍配置在前列左方的西提亞騎兵快速向前,領先攻擊。馬其頓軍繼續向前走,開始走出波斯人已剷平的地區以外。大流士三世害怕在他預設戰場之外作戰,會使他的戰車失去作用。於是急令左翼的前排部隊,趕緊繞過馬其頓軍的右翼,迫使它停下來。為了對付這次攻擊,亞歷山大調動了幾支騎兵,連續對波斯騎兵發動攻擊。雖然遭受重大損失,但馬其頓軍的紀律和勇氣也就開始表現了出來,他們一個中隊又一個中隊,連續地向敵人衝鋒,終於將波斯騎兵擊退。接著又用箭和標槍的陣雨,有效地阻止了波斯軍戰車方陣的衝擊。
    當波斯軍的攻擊被迫停下來後,馬其頓軍的一部奉命出擊,迂迴自己右翼的波斯軍。接著,亞歷山大親率馬其頓騎兵,向內一旋轉,連同右面的4團步兵,一齊衝向敵軍。此時波斯軍由於左翼騎兵已經前進,所以在正面正好漏出一個空洞。亞歷山大就率騎兵直向大流士三世的中央方陣衝去,這個衝擊這對整個會戰的勝負起了決定性作用。這次騎兵的衝鋒,在它的右面有騎兵的掩護,左面又有長矛如林的步兵方陣密切配合。這個聲勢駭人的攻勢使波斯國王大為震驚,立即逃到戰場之外。此時在亞歷山大右方的波斯騎兵,發現後方已受到馬其頓軍的威脅,也就開始逃走,馬其頓人尾隨追擊,殺傷頗多。由於大量的敵軍紛紛逃命,掀起一層塵霧,幾乎使任何東西都難以分辯清楚,所以馬其頓人才沒有把大流士三世俘獲到手,只有一片喊叫和馬鞭啪啪的聲音,可以作為追擊者的嚮導。
    當馬其頓軍右翼方面戰鬥正在進行時,在左翼方面也同時發生了惡戰。由於亞歷山大的斜進,所以左翼的位置遂落在了右翼的後面,而亞歷山大的勇敢衝進,又似乎使左翼與右翼之間造成了一個空洞。於是波斯軍的右翼騎兵,就從這個空洞中湧入,但馬其頓軍的飛行縱隊很快就旋轉過來,在波斯軍的後方出現,把他們殺傷不少。當亞歷山大得悉此情後,馬上率騎兵轉過頭來,直向波斯軍的右翼進發。此時,波斯騎兵恰好退回來,發現退路已被切斷,遂作頑強戰鬥。雙方苦戰不已,最後還是馬其頓軍獲勝。於是馬其頓軍繼續再追擊,一直到深夜為止。接著他們又用強行軍向阿貝拉城趕去,一共前進了35公里,但是未能俘獲大流士三世,他早已溜走了。
    這次會戰,波斯軍被殺數萬人,馬其頓軍只損失100—500人和1000匹馬。在西方世界的戰史中,所有一切的決定性會戰,這一戰要算是最驚天動地的。亞歷山大勇於脫出當時在戰爭中的死板格式,不落舊俗,不守陳規,敢於創新,勇於變革。結果竟把多於自己數十倍的波斯大軍打得潰不成軍,連不可一世的波斯王也落荒而逃。人們把亞歷山大的軍事成就,稱作古希臘軍事哲學的重要開端,並推崇他為西方古典軍事戰略的創始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