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undersound

2006-01-26 07:19:52

最後的慾望圖譜


也許是年齡所致,心氣所使,大師們最後的作品似乎都比較平和安靜一些.1996年,已入耄耋之年的安東尼奧利找來了那個曾經拍出《柏林蒼穹下》這樣略帶黑色而卻不失詩意的電影的德國導演溫姆文德斯與他合作,製作了一部同樣疏離,同樣縹緲的《雲上的日子》.

整部電影實際上是個故事集,由約翰馬爾科維奇扮演的導演串聯起來:他時而是其中的人物,時而是置之度外的旁觀者.事實上,他真正的角色正是安東尼奧利自己.他在雲端之上,冷眼凝視著人間的愛與痛苦,並由此組成了他的生活:透過膠片,剖析人內在感情的衝突與掙扎.其實正是在此片的結尾他借約翰馬爾科維奇之口的那句"導演是件特別的工作"說出了自己的心聲,即所謂站的高望的遠,這樣一個雲上的人自然會看到我們所無法察覺的獨特的視角與鏡頭訴說和上演著當代人的一部慾望組曲.

    慾望法則第一條:慾望只存在於其不滿足之狀態.人之所以有慾望是因為他得不到他所欲的東西.當真正得到滿足的時候,慾望感消失,取而代之的只是一種不再純淨的佔有.此時的慾望已經轉移,為了是保持著那種飢餓的渴求.第一個故事中一個漂浮的異鄉客與女教師一見鍾情,一個平行鏡頭,兩人分別在旅館自己的房間來回踱步與深思,被慾望所折磨.第二天兩人卻失去了聯絡.那個女孩悄然走了.此時的他,愛情已被淡化,而思念的煎熬促使他去追尋己之欲所在.當他最終尋找到時,他卻徘徊了;他意識到自己可能愛的更是那個深深印在腦中的幻象.他赤裸裸的面對自己愛人時,他猶豫地不敢觸摸她,肌膚之間那一尺之隔似乎有著無窮的排斥力.最終他選擇了逃避,用虛幻的愛去維持著那份易碎的慾望.

    如果說慾望不安的性格使人既愛且恨的話,那一定會有人利用和改造它,使之成為其自身過程之外的力量,安穩而有力,一如政客於國家之所做.蘇菲瑪索飾演的少女殺了自己的父親,弗洛伊德情結的快感帶著她重返犯罪現場,將這一切告訴與自己素昧平生的約翰馬爾科維奇,然後在與他上床.肉體的糾纏帶來道德的焦慮.慾望被藉助來洗刷恥辱,滿足自我暫時的救贖,洗刷千百年來的原罪.理性顯示了其強大的工具性,展示著它怎樣馴服一頭曾在人類歷史上留下無數印記的野獸.

    然而不會有人甘心自己的異化的,更何況此時它已強大到可以控制到個體心靈的地步.第三個故事中成家的男人,或說曾經的慾望以被滿足的男人,愛上了另一個女孩.從此他的生活在妻子與情人間遊走,編織著謊言,演繹著並不陌生的故事.性的渴望佔據了對慾望的赤裸的表達.他們之間的感情以被性所代替,得以以完整再現:性成了對話的本身,甚至連爭執也用性作為結尾.佔有感驅使著他.我們可以看見,慾望最初的滿足帶來的新鮮只是暫時的;它幻滅後上升為理性與野性的交錯,並在倫理上體現為中年情感危機.心靈轉化為實在後的力量可怕的驚人.最終妻子走了.有趣的是她在另外的地方碰上了和自己同病相憐的讓雷諾,倒是驗證了這種倫理的危機與陌生的情感的普遍性以及隱藏在慾望背後那近乎可以摧毀一切既存價值的破壞力.

    當慾望開始駕馭著當代人走向偏離預定軌道時,忌禁就會擺上案頭.宗教成為了救世稻草.當本能退化為動物性時,慾望開始讓人感到恐慌.最後一個故事,一個青年愛上了一個執意將自己獻身於上帝的女信徒.她漂亮卻帶著冷漠的拒絕,與他做著如同柏拉圖般冥思的對話,似乎形而上涉指的領域是這個世界最後一間避難所. 她說自己滿足,坦對慾望的誘惑,卻也禁不住內心的跳動.可她還是選擇了對宗教的歸依,完成自贖的最後一條鎖鏈.一句"我明天進修道院"打消了一切渴求,完成了超我對本我,文明對慾望的忌禁與壓抑,一如福柯所述之規訓時代正始於此.對宗教的信任可否最終帶來肉體的安寧和心靈的平靜,導演給出的依然是個問號. 結尾那個大範圍搖鏡猶如在訴說著還有相同或不同的故事仍上演在每個角落裡,等著化為影像,或蛻變為記憶.

    一直在想文本與影像的關係是怎樣的.好的電影是不需太多的解釋與理念的灌輸.它如同一種特殊的語言,解構著能指與所指,架構著觀者與作者,文本與影像. 《雲上的日子》正是這樣一部影片.驚嘆於兩位電影大師的想像力與對鏡頭出色的駕馭能力,整個片子的基調唯美卻不浮華,大量運動鏡頭的使用及大型的搖、拉鏡頭圖構並出色的暗喻著慾望升騰與跌落的過程.一種游離於中心的漫不經心的感覺被貫穿其中,詮釋在雲端那高不可攀帶來的冷靜與哀愁.酷愛搖滾樂的溫姆文德斯則帶來了兩位愛爾蘭音樂頂級人物:范莫里森和u2樂隊來為這份漸遠的迷離譜寫傷感的告別.

    從慾望初始的不滿足狀態,到其對自我放縱所帶來的快感,經由其在滿足狀態下發展出的另一種不安和渴求,最終被收編為秩序的自我存在,正是對慾望,或說文明的譜系學圖解.晚年的安東尼奧利用他畢生所長訴說了多少年來情與欲之間難以割裂的複雜關係,更是了一幅當代慾望圖譜,揭開被表象所迷惑的衝動與焦躁.
http://blog.donews.com/undersound/articles/368213.aspx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