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dami

2006-01-12 21:00:36

蘭博的悲劇——看美國影片《第一滴血》



范達明

一方面,是美國特種部隊的「游擊英雄」,曾因此獲得過國會勳章,現在從越南戰爭倖存歸來,卻已舉目無親的流浪漢蘭博;一方面,是美國某小鎮上的「土皇帝」,習慣於以個人好惡來羅織無辜者罪名,宣佈「我就是法律」的警長蒂索——若要以某種籠統的政治標準來對美國影片《第一滴血》中的這兩方面、兩個各以暴力相對抗人物所造成嚴重後果的全部行為作出權衡功罪的評價,是個比較棘手的問題。而在「我就是法律」的小鎮上,欲藉助法律標準來作出這一判決,也簡直是「投井下石」的荒謬了。影片的用意顯然也並不在乎這裡。

無疑,編導是用藝術家的社會的與人道的標準,或者說是感情的標準來作為審美評價的依據的。影片自始至終是引導觀眾把全部感情傾注在孤軍奮起、被迫用暴力反抗暴力的蘭博身上;而把批判與仇視的矛頭始終針對著依仗特權、養尊處優、盛勢凌人的警長蒂索。編導從骨子裡厭惡與鄙視蒂索,就讓這個追捕者反而可恥地傷殘在被追捕者蘭博的機槍下。這不是對蒂索的職位而是對他個人品質的否定。

但是,蘭博的命運卻始終是悲慘的、悲劇性的。在他同小鎮警長蒂索的衝突中,致使他這位越戰「英雄」成為了「反英雄」,即成了美國(哪怕是一個小鎮上的)社會秩序的破壞者。他與蒂索的衝突在一開始也實在是一種巧遇的偶然性,很大程度上也是在於警長蒂索個人品質的惡劣性。然而,有一點是必然的;蘭博作為越戰英雄充其量只有在越南戰場上的價值,而這場以失敗告終的戰爭本身又是侵略性的與非正義的,它遭到了全世界人民包括美國人民的反對。這樣的「英雄」與其倖存歸國,倒不如戰死沙場為好!蘭博歸國而無家可歸,備遭冷遇,來到小鎮而受警長凌辱與無理拘捕,他的滿腔怨憤終於化為瘋狂的反抗與報復。

作為「越戰」英雄,原本是國家戰爭意志直接造就的結果,現在這個憤怒的英雄調轉槍口向蒂索開火,向這個國家開火了!然而,正是在蘭博成為「逼上梁山」的「反英雄」時,才真正贏得了廣大觀眾感情上的共鳴。蘭博把他在特種部隊受訓而得的全部過硬看家本領統統施展出來,把警長蒂索一幫人打得落花流水……這是一場集打鬥、追擊、燒殺於一體、融驚險、恐怖、殘忍於一爐的「內戰」!它給影片帶來了強烈的動作性與刺激性。扮演蘭博的斯泰隆(這是一位世界級的美國影壇硬派巨星!)以他的一副健美型的身軀,把這個向美國社會開火的「反英雄」演成了一個觀眾心目中的真正英雄。斯泰隆的表演(他也是本片編劇之一)表明,一個在人格與肉體上橫遭凌辱與踐踏的硬漢,一旦發作起來,就完全可以有像火山爆發一樣的摧毀一切的能量!

影片最終,當年蘭博的上司特勞特曼上校前來勸降。當蘭博向他這惟一的親人傾吐心跡時,悲苦的眼淚從這位硬漢子雙眼里落了下來,贏得了觀眾對這一悲劇人物的巨大憐惜與同情。這是對美國白宮與五角大樓的決策人當年對越戰的侵略政策與戰爭政策之罪惡的血淚的控訴。而蘭博正是成了這場罪惡的戰爭的犧牲品——他作為替罪羊終於被美國社會拋棄了。然而,這決不是他個人品質的過錯。影片的積極的批判意義,正是在於它的反戰思想與對美國社會制度的不合理不公平的抨擊!

1985年8月20日寫於Y.C.
2005年5月22日錄入電腦於杭州梅苑閣
原載《宜昌市報》1985年8月24日第3版

美國彩色故事片
上海電影譯製廠譯製1985年7月國內公映
翻譯:朱曉婷 譯製導演:楊成純
主要配音:喬臻、畢克、尚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