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千里走單騎--Riding Alone for Thousands of Miles

千里走单骑/RidingAloneforThousandsofMiles

7.4 / 4,556人    107分鐘

導演: 張藝謀
編劇: 張藝謀
演員: 高倉健 中井貴一 寺島忍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小咚

2006-01-02 09:42:34

生活依然還是老樣子,知其不可為而不為


雖然《千里走單騎》在年末賀歲檔期的被推出,但壓抑和挫折感貫穿了整個影片。從兒媳給高倉健打第二個電話,通知他兒子健一的病情時候起,我就開始淚如雨下,暗自跳出來分析,這源於本性的善良與同情。再後來,就不在有力量在流淚的時候進行理智分析了,幾乎每一個存心煽情的細節,在你明知道他煽情的情況,眼淚還是像開了閘一樣的奔湧不停,真是沒出息極了。

昨天還在生父親的氣。父親要在1月1日凌晨3點的時候,去替外地同事接的他在北京上大學的孩子下火車。父親已經是快60歲的人了,身體又不是很好,半夜如此折騰讓人擔心。對那家人嬌縱子女的不合理的要求,父親竟也全盤接受。

於是,看到了這個電影。印象深刻的幾個場景如下:

一、片頭,高倉健獨自居住的遼闊的雪境礁石海岸真是美麗極了,萬境人蹤滅的寂寥,獨斷天涯路的蒼涼。高倉健穿著冷色外套的挺直而硬朗的背影,孤獨而堅強的與自然溶為一體,完全是一種意象中形上學式的美感。

二、高倉健在錄像里,向王主任哭訴原委的場景。他舉著紅色的獎旗,每當啜涕不能已於言的時候,紅色的獎旗便舉得稍微高那麼一小點兒,恰好遮到眉毛,你只能用想像補全獎旗後面的眼淚。當獎旗放下來時,依舊是那副無動於衷,鋼鐵造就的臉,你從表情上很難尋覓到隱匿著的無限柔情。

三、在村口送別的一幕,雖然非常俗爛的使用了呆住不動、熱情擁抱、突然奔跑、展示信物、獨立坡頂,遠處守望,等一整套非常牙磣的惜別場面。我事先就知道那孩子一定會吹哨,而且一定會邊跑邊吹。但是高倉健在車上卓越的揮手姿勢,卻成為本片中無法抹去的亮點。他從窗戶,伸出手去,直著胳膊,沒有動……依然沒有動,然後,緊緊的握成了一個拳頭。這是我在所有的國產影片中,在所有庸俗情節中,看到的最酷的一個拳頭!

四、影片一直在強調高倉健去拍戲的毫無意義性,他兒媳的幾次三翻的電話,他兒子根本不想看戲,那本是一句客氣話,這個戲誰演都一樣,他兒子非常做作的按情節突然死去,所有人無數次的催他回去……最後連高倉健本人也放棄了拍戲。但是,片尾的戲,依然是最精彩的一場。雖然後來又走了形,變成一種流行歌曲MTV式的絢技式的剪接。那個片段,雖然很短,雖然只有兩句的唱,依然足以壓軸。在「坦白從寬,抗拒從嚴,五講四美,服從政策」的標語下紅色天鵝絨的幕布前六個身著囚服幫腔和唱的壯年男子笨拙的7扭8歪的舞蹈的簇擁著儺戲的古老華麗的糙繡行頭古拙的木製的關羽面具圍著黑色頭巾咿咿呀呀的喉,以及最庸俗的舞廳裡常見的5色蜂窩轉動彩色塑料燈。毫無疑問,這是一個五光十色,趣味雜糅,純粹而花哨的拼貼式的場景。而因為採用了中遠景位的一種冷漠旁觀的視角,而顯出不那麼刻意的自然和生猛,其中的荒誕含量絕對夠個作品!

我感覺影片中叫做林什麼的翻譯形象,非常可愛,舉止謙卑,內心卻很高貴。影片也屢次用他點題,比如他講《千里走單騎》的劇情,一個「義」字,非常謹慎的把錢退還,放在電視機上的瞬間表情,以及在總犯人人多勢眾的哭泣,他依然一臉木然的呆坐,表現都非常8錯。

雖然屢次在情節上,煽情的痕跡太過露骨,有的地方非常做作,但由於高倉健的內斂老道的演出,還是亮點頗多的呀。毫無疑問,如果是一個更高級的導演,一定會做的更好。但是他也依然使我們對堅持與執著險些信以為真,對裡面的拋去面具真誠示人的道德訓誡幾乎接受,對人的尊敬甚至兒童的意願的尊重與服從快要認同。可生活依然還是老樣子,知其不可為而不為。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