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村上春樹東尼瀧谷--Tony Takitani

东尼泷谷/托尼瀑布/东尼泷谷

7.3 / 4,250人    105分鐘

導演: 市川隼
編劇: 市川隼 村上春樹
演員: 宮澤理惠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kavkalu

2006-01-02 02:24:22

《托尼·瀑谷》立體的村上春樹和扁平的電影


題記:
當孤獨被敘述的時候,觀者就成為了孤獨的主體
    ――――卡夫卡·陸KavkaLu




《托尼·瀑谷》讓我在2006第一天的下午昏昏欲睡,文字的圖解是愚蠢的,電影首先是視像的幻覺應和觀眾的認知,過多的旁白讓影片成為更年期症候群。
影像是不被敘述的。這樣的電影還不如廣播劇更有想像的空間,
我們可以讚美此類電影的精緻,我們可以在陰鬱的色調里想著自己的失去和獲得,佇立在坂本龍一的鋼琴聲里聽(請注意不是看)異國的男人敘述他的寂寥,那樣的聲音是不需要翻譯的,甚至不要畫面。
生命是遺忘的過程,話語還是發生都在向右的平移鏡頭裡失去,那些作為阻隔的廊柱,割斷了工作對於存在的感受,於是,寂寞就像一滴跌落的墨汁包裹住你的心靈。這是文學的期待而不是可以描繪的圖像,寂寞不是一間屋子的空曠。
寂寞是一顆蛀牙,在夜深入靜之處讓你有了無法言說的痛苦。
無論你有沒有朋友,你總會擁有孤獨,當托尼的父親在監獄裡被恐懼折磨,未來的托尼卻在離別里看著昨天的自己死去。
倘若,我們獨自在某個空間囚禁,那麼我們是否能夠確信希望的存在。作為參照,導演讓父子兩代都有過煎熬。在消失的往事裡追尋自己的未來。
失去是人生的含義所在,因為緬懷我們有了追索和繼續向前的動力。
這部改編自村上小說的電影從影像上過於刻意而缺乏創造力,導演只是利用影調來表現心靈的蕭瑟。
當所有的紀念物消失,我們也就逐漸讓往事成為傳奇,托尼曾經想還原的在場,也在那試衣女孩的哭泣里讓他觸及現存的冰涼,所以,在處理里關及往事對象的細節里,拒絕就是一種解脫的方式。
導演市川准一直以冷峻、疏離的風格拍攝人的寂寥,這或許和他的廣告公司經歷有關,畫面和內質的抽離。
這部改編自村上春樹短篇小說的電影只有境而沒有人,所有的演員都被影片的調子限制,成為導演尋訪孤獨的方法。村上喜歡爵士樂,所以他就讓托尼的父親省三郎成為了當年遠東最大城市一個爵士夜店的長號手,在泛黃的照片裡,聯繫著關於托尼所有的一切,包括那個美國人給他起的名字。在托尼父親在太平洋戰爭被俘的戲裡,我聽到的卻是弦外之音,作為日本人對於其父親的監獄敘述是有著某種鼓動性。
埋葬過去是忘記傷痛的方法,當所有的標誌物都被去除,我們就可以再次裝下新的記憶,為了確信我們和世界的可能聯繫。這樣的電影處理得當的話能夠成為很好的心理劇,然而,導演被外在吞沒了。
我沒有看過村上君的小說,然而,我覺得這樣的電影如此圖釋一部文學作品沒有多大的意思,過多旁白只能是喧賓奪主。
回憶裡我們其實是在再造歷史,往事的背影里只有忘記。

【附錄:影片資料】
《托尼·瀑谷(Tony Takitani)》 2004日本
導 演: 市川准
原作:村上春樹
主演: 宮澤理惠、西島秀俊
音樂:坂本龍一
片長:74分鐘
個人評價:藝術性6(單指影片的色調),欣賞性4(不是村上書迷可以忽略此片)

2006年1月1日 星期日 下午18時25分雲間 寒鴉精舍

獨立影評人:卡夫卡·陸KavkaLu

版權所有,請勿私自轉載

聯絡方式:MSN:kavkalu1967@hotmail.com
郵箱: kavkalu1967@126.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