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猜火車--Trainspotting

猜火车/迷幻列车/定位的火车

8.1 / 726,216人    94分鐘

導演: 丹尼鮑伊
編劇: Irvine Welsh John Hodge (Ⅰ)
演員: 伊旺麥奎格 艾文布萊納 強尼李米勒 凱文麥奇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Dannie

2005-08-25 19:59:28

猜火車---CULT片代表


對這部電影心儀已久,買到手後還是放了挺長時間才看。好電影就像好酒,不會因時間的流逝而褪色。

 DVD上的封面有這樣一段話:「《猜火車》就是那種要嘛讓你喜歡得要死,要嘛讓你鬱悶得咬牙的東西。據說對於這部影片,從來沒有什麼中間派的存在,就像影片的第一句台詞的第一個詞:選擇。這完全是個主觀的過程,一如你對他的感受。我是屬於後一類的人,就是對它鬱悶得切齒的人。放浪形骸的英國混混那種奇怪而正宗的英國腔調好像是一種你完全不熟悉或者不懂得的語言,或者讓你更加迷惑地是這樣一類人的生活態度和生活哲學。頹廢,就是這種無所顧忌的迷惑。」
 
 而我屬於前者,喜歡得要死那種。從影片一開頭的敘述我就知道我肯定會喜歡的。這種風格現在被稱為CULT。對CULT沒有一個很明確的定義,只能從感覺上去把握。我屬意的CULT應該是那種標新立異而又讓人感覺溫和的。不像《不可撤消》,用那麼暴戾的手法來表現他的獨特。頹廢,迷幻,帶一點點的妥協,是我可接受的邊緣的範圍。太過激烈的,我承受不起(由此看出我主張的絕對是改良派)。

 對影片的名字,還有翻譯成《迷幻列車》的,但我更喜歡《猜火車》這個名字。TRAINSPOTTING是一種遊戲,是無所事事的人在火車經過的地方,即興打賭猜測下一班火車經過的時刻和目的地,藉此打發無聊的時間。 這個詞語用來描述那幫無聊空虛的蘇格蘭混混是多麼的恰如其分!

 影片的每段都堪稱經典,特別是開頭,ABOUT CHOOSE:

 "Choose life. Choose a job. Choose a career.Choose a family. Choose a big fucking television, choose washingmachines, cars, compact disk players and electrical tinopeners...choose DIY and wondering who the fuck you are on a Sundaymorning. Choose sitting on the couch, watching mind-numbing,spirit-crushing game shows, stuffing junk food into yourmouth. Choose rotting away at the end of it all,pishing your last in a miserable home, nothing more than anembarassment to the selfish, fucked-up brats you spawned to replaceyourself. Choose your future. Choose life. But why would I want todo a thing like that?"
 (「選擇生活,選擇工作,選擇職業,選擇家庭。選擇他媽的一個大電視。選擇洗衣機,汽車,雷射唱機,電動開罐機。選擇健康,低卡里路,低糖。選擇固定利率房貸。選擇起點,選擇朋友,選擇運動服和皮箱。選擇一套他媽的三件套西裝。……選擇DIY,在一個星期天早上,他媽的搞不清自己是誰。選擇在沙發上看無聊透頂的節目,往口裡塞垃圾食物。選擇腐朽,由你精子造出取代你的自私小鬼,可以說是最無恥的事了。選擇你的未來,你的生活。但我幹嘛要做?我選擇不要生活,我選擇其他。理由呢?沒有理由。只要有海洛因,還要什麼理由?」 )

 海洛因是他們的選擇。在他們看來,世界上所有的其他事加起來都沒有毒品爽。影片對吸毒描述得極為細緻,那種爽畢了的表情是可以讓每個沒吸過毒的人都有慾望去嘗試一下的。儘管導演也適當地表現了戒毒的痛苦,但總的看來,似乎他對吸毒更持有欣賞的態度。

 混混們雖然迷戀毒品,游離於正常的社會軌道之外,但他們的道德觀還是脫離不了傳統的軌道。主角瑞頓第一次戒毒後恢復了性慾,不小心上了個未成年少女。當他知道真相後,馬上就不再碰她;而瑞頓的好朋友之一,因為被女朋友甩了,痛苦不堪,借毒品來忘記女友,最後不只得了愛滋病,還因為被收養的貓傳染了腦蠕蟲病而在骯髒的環境中悲慘地死去;瑞頓在一次吸毒過量中被救活,從此下決心戒毒和回歸正軌。但他的舊朋友還是對他糾纏不清。在迫不得已和他們偶然做成的一宗毒品買賣後,瑞頓捲款而逃,當然也沒忘了給他心地善良的好朋友馬鈴薯留下2000英鎊,從此用毒品得來的錢告別他的過去,開始了與旁人無異的正常新生活……
 
 不管年少時如何叛逆,最終還是會回歸主流。不羈的壞小子最後還是選擇了大電視,洗衣機,房貸,結婚,生小孩,看無聊的節目,吃沒營養的垃圾食品……

 跟吸毒的頹廢生活相比,儘管主流的生活是沉悶了點,但至少不會那麼無望。人是不能太較真想事情的,想得多就容易陷入虛無。另類也不是那麼好當的。

 這樣的結局我不知道算不算是年輕人對現實的妥協,但導演的意思肯定是說人的思想行為是會隨著環境的改變而改變的。生活以它的方式潛移默在地改造著你,你作出改變,以為是自己的選擇,卻不知這是生活在選擇著你……

 只有極少數的人可以在生活的縫隙突圍而出。

 (電影的電子配樂非常出色,我看完電影后馬上到「舊天堂」買了它的原聲大碟,居然因為受歡迎而出了一輯MORE!所以最終買了兩張,在家裡交換著聽。如電影帶給我的觀感一樣,聽得也是無比的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