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無家--Vagabond      評論 (31)
我們還有許多夢想沒有去實現

[已註銷] 評論於 2008-08-11 20:38:58

已經是很久之前看過這部電影的,許多具體的情節都已經淡去。這幾天很自然的想到這部電影以及一首詩,「我和誰也不爭,和誰爭都不屑,我愛自然,然後是藝術,我在生命的火光前取暖,火熄滅了,我也該離開了」最初看的....

130人有用

她的路永遠咬著我的心

Nova 評論於 2008-11-21 12:25:20

                &nbs....

38人有用

獨行的天使——法國電影《流浪女》

諾小娜(Nona) 評論於 2006-02-01 22:54:59

獨行的天使——法國電影《流浪女》「這樣的壞天氣已經不適合露營了。」牧羊人「我不選擇天氣。」Mona「那麼你選擇道路。」牧羊人「我想是的。」Mona 該片導演瓦爾達在影片放映前說:「這是一部沒....

16人有用

流浪並不僅僅是個煽情的口號

崔不憤 評論於 2007-01-18 18:21:05

也許這才是流浪的真實面目:應當徹底斷絕補給的臍帶,始終保持自由的高貴,但只有死路一條。這也是托克維爾分析當時印第安人的命運時的那種宿命:被文明同化,就要變成附庸,且貧窮。順應愛自由的天性,抗爭下去,註....

11人有用

破碎的主體

唐凌潔 評論於 2010-07-31 09:55:35

讀了再多所謂「女性主體建構是一個神話」的陳詞濫調,也敵不過看見冰天雪地裡的無名屍體,如同《公民凱恩》一樣,從一開始女主角的悲劇命運就無可逃脫。故事裡所有的人都用自己的方式物化她,她的存在之虛無,連痕跡....

9人有用

那個走投無路的freedom

明如翦 評論於 2008-11-09 03:59:00

8人有用 劇透

波德維爾在《作為一種電影實踐模式的藝術電影》中對《流浪女》的分析

Bres宋 評論於 2013-09-04 03:20:21

    ·······    形式的遊戲並不是在屬於這一模式的每一部電影中都會出現,但是它的確反覆出現。有一個顯著的例子....

7人有用

走自己的路

jelyn 評論於 2005-09-02 03:14:06

新浪潮之母阿涅斯-瓦爾達導演,以紀錄片風格描寫了一個拒絕任何社會規則的年輕流浪女慘死在荒郊野外的發人深省的悲慘遭遇。新浪潮之母進入創作鼎盛時期的重要作品,榮獲1985年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冬日....

7人有用

除了喜歡不知道應該說什麼因為除了喜歡別的都太複雜了

slow 評論於 2015-12-26 16:28:00

一個抗拒被描述的人如何能從天然就是異己的(作者的)作品中呈現,或者一個觀察者如何能等同地抑制自己的凝視(需求)?或者人如何能同時是這兩者?就大哭一場的結果來說,這個片的做法和她其它的做法給了我好多有啟....

2人有用

每個人都想流浪,卻害怕真正的流浪

utut 評論於 2014-01-13 05:45:26

   如果單純用「追求自由,承受孤獨」來描述女主角的話,稍顯淺薄,女主角自由嗎?或許比當秘書自由些,可每天忍受寒冷,飢餓,同樣受到來自自然的制約,被人強姦時她也哀嚎痛苦,....

1人有用

無題

24格 評論於 2008-03-20 15:13:17

當向社會說『不』時,下場意味著毀滅(瓦老在這部影片裡喜歡用橫移鏡頭,然後定格在某一物體上,如路牌。以達到鏡頭『落地』。當然,也是表現隱喻的好機會,可惜我不認識路牌上的字 ....

1人有用

流浪,或者不流浪,這是一個問題。

樂妞兒天天向上 評論於 2012-11-11 20:37:44

這是真正意義上無法無天的流浪,盡頭是肉體的虛無。對於MONA來說,麵包可以偶爾吃到,錢也可以偶爾賺到,可是自由卻是可遇不可求的。受過教育,當過秘書的MONA最終選擇了真正一無所有的流浪,對現實和物質進....

1人有用

死在路上

kingfish 評論於 2013-09-15 04:47:17

Girls who wander around are quite rare.Sans toit ni loi是Agnès Varda導演的電影代表作。關於,一個流浪女死在她流浪的路上。流浪漢這個詞似....

1人有用

流浪,真的至死不渝麼

☢Barton Fink 評論於 2013-10-19 07:55:21

1人有用 劇透

只因導演是女人

夕顏 評論於 2012-10-06 21:58:53

看過幾遍後,我在想導演到底想說啥?我在想導演是男人還是女人,結果導演果然是女人,導演親自在影片中出現過,就是熱愛梧桐樹的女教授,女教授家庭佈置的一切甚好,有自己的愛好,過的狠自我,帶有女權主義色彩,只....

0人有用

獨自上路

軟和墊子 評論於 2012-09-05 18:07:20

既然選擇了流浪,就要學會承受孤獨。不羈的靈魂,獨自燃燒。離自由越近,離孤獨也就越近。然後,旅行的終點,是死亡。   舉報....

0人有用

自由不自由

蔣三尋 評論於 2013-02-26 23:38:35

0人有用 劇透

悲涼無望

藍悅隱 評論於 2011-08-09 07:11:57

跑去法國文化中心看片,週一免費的電影。心一直揪著,身邊坐了個神經的外國男人,行為基本和憨豆先生的表演有一拼,五分鐘之後我選擇離開座位去坐地板臺階,後來想想會不會是一個人在異鄉太孤單所以才會舉止怪異呢,....

0人有用

VAGABOND

Yuwe C. 評論於 2007-01-05 20:04:52

圖書館書架上取的只憑對碟封套的感覺中性的長髮女子,姿態硬直,不美.前四年寫夠所謂裝B的影評練習敘事結構再重疊各種思潮主義結果是自己寫地累他人讀地累為點學分.回到Vagabond.剛上豆才知導演Agne....

0人有用